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851.
清朝的八旗     
八旗是清朝的重要军事支柱,是满洲早期兵民合一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其编制大致是这样的:每三百人为一牛录,统于牛录额真;五牛录为一甲喇,统于甲喇额真;五甲喇为一固山.统于固山额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起初有四旗.即黄、白、红、蓝四旗。后来又增设四旗,共为八旗。  相似文献   
852.
暮春时节.黄海某海域.空中战机呼啸.水下潜艇游弋.一艘雄伟的新型战舰上雷达疾驰,导弹开鞘.鱼雷解锁、副炮旋动.作战指挥室内,一名中等身材的上校军官凝视显控台.不时发出作战指令。随着两声简洁的口令:“对空战”、“导弹发射”.新型舰空导弹腾空而起.直扑数百千米外的目标……这名指挥官就是该舰舰长邹建东.一个把使命举过头顶.把打赢作为无悔追求、把战舰永系心田的硕士舰长。  相似文献   
853.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该<纲要>中在课程结构上要求中小学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相似文献   
854.
美“海军一体化火力控制-制空”( NIFC-CA)是美军海上盾牌防御体系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见成效。首先,对美“海军一体化火力控制———制空”的基本概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对其主要组成CEC、E-2D预警机、宙斯盾系统及标准-6舰空导弹在防御体系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美NIFC-CA的6种主要指挥控制模式,并对其协同指挥决策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指挥决策分布处理的特点;最后,总结了美NIFC-CA发展对我海军海上防御力量发展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55.
为了分析多路径效应条件下相关因素对舰空导弹抗击反舰导弹脱靶量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比例导引舰空导弹运动模型与导引回路、反舰导弹运动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舰空导弹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置、飞行控制系统时间常数及阶数、噪声滤波器时间常数、反舰导弹巡航平飞速度、目标镜像与目标的RCS之比是影响脱靶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作为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6.
本文研究了某型引信钟表机构零件在不同长贮环境中的锈蚀情况,讨论了各种表面处理方式的防腐层变化及耐腐蚀情况,对引信内部零件表面处理方式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7.
858.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防空C3I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防空C3I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在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理论、一般处理模型、体系结构设计和MSPDAF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建立了一种防空C3I系统结构模型,并以探测某型巡航导弹为例,对其进行数学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可知,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对目标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859.
提出了炮兵战场目标态势的概念,分析了炮兵战场目标态势分析在炮兵战场目标情报处理过程中的位置,研究了炮兵战场目标态势分析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及表示方式,构建了炮兵战场目标态势分析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60.
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研究运用取得一定的成果,比如苹果公司的siri、Google的搜索引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Intra Face应用系统等,都为人工智能条件下的机器人更像真实人类率先布局。如何实现机器人更像真实人类的目标,尽快研究并解决人工智能的微反应识别和处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将以面部微表情和映射心理状态肢体动作的微反应为主,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微反应的探测、识别及处理的方式,旨在不断提高机器识别、表达微反应的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层面向认知层面演进,实现发展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