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传统的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评级方法(军用)存在评级准确度较低、重复性差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的银片腐蚀评级方法,开发出银片腐蚀评级软件,并搭建相应的图片获取系统。将该方法用于CIELAB颜色空间,以K均值聚类方式提取腐蚀标准色板及腐蚀银片的特征颜色,再根据距离判断银片腐蚀级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标准目测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解决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评级困难的问题并实现腐蚀评级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72.
针对装备体系结构方案数量规模较大及传统构建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以单一费用约束条件下的装备体系结构优化问题为例,提出了一种可行空间构建的新方法,试图缩小体系成员的遍历范围,减少运算量,提高体系结构可行方案空间的构建效率。最后,利用Matlab软件对新算法进行数值模拟与仿真,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的计算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3.
中继协同可以有效提高通信性能,而中继编码可以进一步发挥其协同作用。文章研究卷积码在一源多中继协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基于卷积码的协同中继编码的一般构造方法;然后通过中断概率的性能指标从数学上证明平行信道编码相对于重复编码的好处,推导出二、三个中继的协同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表达式,并给出对应的具体实施方案;最后分别对系统的中断概率和误帧率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卷积码的平行信道编码策略不仅能够获得编码增益,同时也能获得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74.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卷积码的协同网络编码方案,由协同通信系统结构确定对应的最优卷积码,然后通过最优卷积码确定协同中继编码。对该方案在瑞利快衰落信道条件下的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并与理论分集性能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最优卷积码确定的协同网络编码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性能增益。另外,由于常用最优卷积码已经确定,因此该方案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75.
《兵团建设》2012,(22):72
@刘钱润:党给我们这些在祖国边陲工作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扎根兵团,服务团场。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让我们一起见证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王梦迪: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我们更是这个时代的接班人,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76.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12):54
  相似文献   
77.
基于Markov模型对航天测控通信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的过程中,若系统中测控通信设备数量较多,模型中的状态空间随设备数量呈指数增长,将会导致数值计算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Krylov子空间技术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将大规模问题投影至小规模子空间中,求得问题的近似解.实验结果证明,Krylov子空间方法的计算速度及精度优于Ross方法和前向Euler法(forward Euler method,FEM).  相似文献   
78.
为弥补传统空间机器人操作范围小,风险高的缺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空间绳系机器人系统。建立其任务核心的逼近动力学模型,基于反馈线性化技术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设计智能逼近控制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为新型近距离空间操作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9.
比相单脉冲测角法通常被用来对1个目标进行DOA估计,受限于已知数据的数量,该算法无法对多个目标进行DOA估计。在比相单脉冲测角法基础上,利用目标多普勒频率对空间相位的影响提出一种使用双阵元的双目标快速DOA估计算法。该算法对于硬件的要求几乎与比相单脉冲测角法一致,功能上可以同时对2个目标进行DOA估计,且计算量小,实时性高。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信噪比、方位角、数据采集间隔对估计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为了解决反导作战中目标的有效识别问题,提出利用临近空间红外探测系统配合地基雷达对弹道导弹目标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案,给出了临近空间前置反导目标综合识别时序图并建立了反导作战目标综合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空间弹道目标的光学强度序列与识别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弹头和诱饵的光学强度序列信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最后提出根据弹头与诱饵对应点目标的等效温度的变化特性,提取特征参数对目标进行识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