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杭东 《军事史林》2008,(12):47-49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这一天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42.
毕勇 《环球军事》2008,(16):54-55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军扭转了战争初期的颓势,开始进入战略大反攻。此时,曾跟随纳粹德国一起进攻苏联的几个东欧国家看到局势不妙,先后倒戈,加入盟军阵营。希特勒对此恨之入骨,下令布措一切代价,要让这些背叛了自己的“家伙”受到惩罚,而匈牙利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3.
杨永志 《环球军事》2008,(23):54-55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苏联卫国战争首日,在苏联上空发生的一切可谓是世界空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战前几个月,纳粹德国就开始积极筹划对苏联进攻,大批飞机悄声无息地被移防到了苏联边境。而此时,苏联虽然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还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心存侥幸。可惜战争的红线是那么脆弱,在苏联人还有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战争就突如其来了——  相似文献   
4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表明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的正式参战 ,是导致纳粹德国覆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 ,“美国因素”始终是希特勒德国在制订和实施其侵略计划时必须考虑和难以回避的重大难题之一。研究并弄清这一问题 ,对于我们今天在冷战后新的世界形势下 ,深入探讨战争与和平问题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