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低空飞行平台阵列天线对地测高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特征的地貌识别策略。该策略主要对探测波束范围内地表与地物进行区分,对于具有明显区分度的探测区域,利用极化旋转不变参数对地物进行特征分析;对于不具有明显区分度的探测区域,利用极化回波重构技术进行判定。并结合FastICA算法获得探测区域方位信息,使平台具备高精度的目标定位能力。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在干扰存在时也能准确区分地表与地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显微形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对射流消能器铸钢缺陷进行了分析,预测了其疲劳寿命,给出了初始缺陷的评判标准。切剖检测和跟踪统计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3.
分析国内榴弹弹丸计数抽样检查缺陷分类和检查项目的现状,指出为更好地执行有关国军标,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和质量安全的水平,必须统一榴弹计数抽样检查中的缺陷分类和检查项目。文章进而对标准中有关缺陷分类方法,缺陷分类编号,计数抽样检查及检查项目确定,弹体几何尺寸、形位公差检查项目缺陷极限控制尺寸的确定等技术内容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成对金属材料表面缺陷深度的检测,提出了透射法检测与估计表面缺陷深度的方法。基于热弹机制和干涉接收方式,搭建了激光超声检测实验平台,实现了工件表面缺陷的非接触检测,完成了缺陷处的B-scan信号采集和成像,建立了透射系数与表面缺陷深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由B-scan信号可见缺陷处透射声信号的幅值与表面缺陷深度有关;由透射系数-表面缺陷深度拟合曲线估计了深度0.3 mm表面缺陷,估计误差为16%,实现了表面缺陷深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圆柱体构件内部缺陷问题,以超声检测技术为手段,采用体绘制三维重构技术,对构件内部缺陷进行三维重构。首先对圆柱体进行超声检测,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提取出其每一个截面的完整信息。然后进行B扫描成像,对成像图像像素点重组。最后利用体绘制技术对缺陷进行三维重构。结果证明,该方法重构出圆柱体构件中心孔、偏心孔缺陷效果良好,与实际构件相吻合,且大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作战网络的动态重构过程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从杀伤链的角度构建作战网络的动态重构过程,有利于提高作战网络的作战能力和抗毁伤能力。提出了基于杀伤链的动态重构作战网络抗毁性分析。描述了基于异质网络的作战网络模型和典型的杀伤链模型。从杀伤链角度给出了作战网络在节点失效过程中的动态重构策略,并提出了基于杀伤链的网络抗毁性指标。在方法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动态重构作战网络的抗毁性高于无重构的作战网络,动态重构过程提高了作战网络的抗毁性。动态重构作战网络在度优先攻击策略下的抗毁性明显低于随机攻击策略下的抗毁性。该方法对于作战网络在动态重构下的作战能力评估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集中式监控模型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特别适合对小规模被监控系统的监控,但集中式监控模型在可靠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针对小规模被监控系统,提出了通过在集中式监控模型中引入分布式机制达到提高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思想,同时,提出了适合这一特定模型的选举算法、负责均衡算法、负载指标评估模型,并对负载指标进行了量化.对上述模型和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克服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缺陷,将UKF算法应用于纯方位目标跟踪问题中.该算法是一种以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为基本框架,以贝叶斯理论和UT变换为理论基础的新型滤波算法.对UKF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一个纯方位目标跟踪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滤波的稳定性和精确性,优于一般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一般情况下,缺陷定位技术的应用前提是必须存在测试预言,以判断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是失败或者成功,否则将无法使用。然而,在许多实际情况下,测试预言不存在或者很难定义,这就是著名的"预言家难题"。为了应对"预言家难题",利用蜕变测试,扩充了采用逆向切片基于频谱的缺陷定位技术的方法学,实现了其在无测试预言下的有效应用。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对比了SFL技术中执行切片与逆向切片的缺陷定位能力。实验表明,在有测试预言和无测试预言两种情况下,逆向切片比执行切片具有更强的缺陷定位能力,并且公式GP19和ER1’相比于其他公式,更有可能达到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等奖(2名):李颂,吕晶,肖勇,常江.一种基于相关曲线斜率的多径范围检测算法(4—1);沈菊鸿,卢春兰,孟凡秋,杨杰.心形超宽带陷波天线的设计(1—1)。二等奖(5名):彭斯明,沈越泓,袁志钢,简伟,李慧.一种LOFDM系统峰均比非线性压扩算法(3—12);怀开展,蒲德洋,许世明,马峰,倪明放.求解压缩感知中信号重构问题的原始对偶算法(1—6);彭韬频,田畅,吴泽民,王勇.光流加权的SSIM视频质量评估算法(4—25);汪国富,陈建忠,郭军,齐扬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