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单囊式空气弹簧参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带辅助气室单囊式空气弹簧的力学模型 ,推导出了空气弹簧垂向刚度和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2.
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梁振动特性变刚度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常规等刚度、匀质线性材料来考虑开裂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必然带来较大的误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条带法提出了建立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刚度模型分析方法,对考虑开裂和材料非线性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从理论上可以得到既有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振动特性、裂缝开展情况等参数,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精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33.
针对磁悬浮刚性转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动平衡的磁轴承参数辨识方法。采用已知大小和相位的不平衡质量作为激振源,根据动平衡仪测得的转子不平衡响应,求得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利用某型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得到了一定转速范围内的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外转子型磁轴承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随转速的增加而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4.
基于质量集中和刚度等效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将高柔悬臂结构简化为弯曲型集中质量模型的新方法。首先,根据集中质量法确定简化模型节点处的集中质量。然后,基于振动特征方程和悬臂结构柔度矩阵中各元素与抗弯刚度的倒数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的特点,推导出固有频率与层间等效抗弯刚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通过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其固有频率,将提取的固有频率代入关系式即可计算出等效抗弯刚度。最后,用数值算例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简化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35.
针对轮式车辆传统悬架机构及变阻尼系数半主动悬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距地高调节及刚度调节的双弹簧对称布置式悬架机构。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悬架系统距地高及车姿调节的实现机理进行了阐述;结合刚度系数变化,对悬架特性、半主动控制的实现机理、悬架系统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悬架正常工作的稳定性条件。研究表明:该刚度可调悬架机构可实现车辆距地高及静态车姿的调节,但由于悬架等效刚度随着悬架压缩量的增加而降低,使得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36.
基于模态分析的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的关键元件,刚度是其重要指标。针对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动态角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阶跃激励,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测量挠性接头的振动并采集数据,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数字滤波、FFT变换和频谱细化,计算出挠性接头的动态角刚度,同时相应地求出了角阻尼比系数。该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采用静态测试法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所带来的问题,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测试效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7.
在对某水下无约束航行体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的时候,由于无法限定结构的自由度而使刚度矩阵奇异,从而导致求解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强迫约束法和准静态法(惯性释放)对此航行体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用强迫约束法对水下航行体进行静力分析时,在施加强迫约束的部位出现了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最大值为1.25×106Pa,应力集中使得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可认为计算结果错误;采用惯性释放法对其进行静力分析时,应力最大值为3.27×105Pa,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合理,与实验数据一致,计算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38.
为了对转矩分流齿轮系统均载特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建立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计算系统的均载系数,分析联动轴扭转刚度、输出轴支撑刚度、输入转速以及轴位角对均载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对齿轮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输出端的均载系数大于输入端的均载系数,高压输入端的均载系数大于低压输入端的均载系数;均载系数随联动轴扭转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支撑刚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平缓;在不同转速下均载系数呈现波动变化,在4 100 ~ 4 400 r/min输入转速区间出现了谐振峰;轴位角a2的值会影响均载系数随a1变化的规律,尽可能减小轴位角可以提高系统的均载性能。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本文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9.
橡胶隔振器冲击刚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冲击环境下,隔振器的刚度特性会产生显著的变化.由于该过程相当复杂,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是相当困难的.该文研究了利用轻气炮技术和力锤敲击测试隔振器冲击刚度的方法,并分别对不同规格的橡胶隔振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这2种方法特点的比较表明,轻气炮试验适用于工程中大型橡胶隔振器冲击刚度的测试研究,而锤击法试验适用于同系列不同型号的小型橡胶隔振器冲击刚度的测试研究,因而二者互为补充,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复杂结构的轴类零件弯曲刚度 C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锥孔、外锥台同时存在的轴在航空机械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但机械设计手册上未对这一情况给出具体地解决方法。本文讨论了用计算机对轴类零件进行弯曲刚度计算时应解决的问题 ,给出了内锥孔、外锥台同时存在的轴刚度计算的解决方法 ,并用ADS开发工具在AutoCAD开发环境下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