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我干这一行40多年,从来没有感到枯燥过。我喜欢研究、开发农机。我越干对这个行业的感情越深,我乐在其中。每当一项科研成果变成了产品,特别是被大规模地应用的时候,我就感到无比快乐。我干这一行40多年,从来没有感到枯燥过。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陈学庚说。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综合论述了特种光缆及组件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一些应用产品。一、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光纤光缆和半导体光电器件两大基础元器件的突破性进展,光子技术迅速地和电子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信息光电子技术和产业。以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和集成光路为基础的信息传输、信息传感和信息处理已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阶段,特别是光纤光缆通信已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显著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3.
战场态势是控制作战节奏、把握战斗进程的重要手段。借鉴组件化建模的思想,采用组件组合描述态势要素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战场态势表达模型。该模型构建了以态势图层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以“态”表达组件和“势”表达组件进行组合描述态势要素的建模机制和以图层服务为手段的功能扩展机制,可以显著增强战场态势显示的灵活性和提高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4.
图片新闻     
《兵团建设》2016,(5):52-53
  相似文献   
45.
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可信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见兵  焦鹏  查亚兵  李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30(5):131-134 ,138
可信性是系统仿真的关键要素.基于BOM的HIA仿真系统可以从仿真模型层次上提高系统的重用性和互操作性.为了确保该类仿真系统的可信性,在建模与仿真全生命周期中开展VV&A研究,十分必要.介绍了基于BOM的HLA仿真系统的FEDEP模型,并简要提出其VV&A过程,重点对用户模型、仿真模型组件及联邦成员的V&V展开研究,最后将这些研究应用于×××反舰导弹突防联邦仿真中.结果表明:提出的VV&A过程切实可行,保障了系统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46.
氧传质理论因存在不确定的参数(象液膜厚度,旋涡在界面的停留时间,表面更新率等)而不能用来预测河流复氧系数。简要回顾了氧传质理论,从水力学的流速对数分布律出发,结合复氧机理推导了液膜厚度δ的表达式,用试验资料拟合了其中的比例系数。从而使含参数δ的传质理论模型能够用于实际中。  相似文献   
47.
本文提出了战术无线通信系统模块化设计标准体系,详细论述了该标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分别定义了标准体系中各项标准的名称、目的以及要求,分析了各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标准应该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48.
过程控制中的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 ,是最近几年国际上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技术解决了办公室与生产现场的信息通信问题 ,并成为工业控制和生产自动化领域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接口的国际标准。本文介绍了OPC技术的基本原理及OPCDA客户程方开发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49.
低压电场驱动下膜分离 CO2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离子交换膜为基础,进行预处理和化学改性.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化学改性方法及低压电场的电压对离子交换膜的CO2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处理条件、施加低压电场及在膜中加入亲水物质可明显地增加离子交换膜的二氧化碳通量.  相似文献   
50.
从多媒体技术产生的背景及今后节目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新一代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功能特征及现状,并预测了未来多媒体创作工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