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武部依托地方政府信息网,设立网上“民兵信息站”专栏,建立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机制和重大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回应民兵和群众关切的问题,为和谐社会创建作贡献。  相似文献   
32.
网络舆情是基于网络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热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军地交流的日益扩大,军营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有条件上互联网的官兵逐年增加,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舆情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部队大量渗透。现今,我军军网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军政工网已经开通,并逐步辐射到全军基层部队和院校,最终形成~个以全军政工网站为核心、覆盖全军的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因此,网络舆情将不仅仅发生于互联网上。面对网络舆隋大潮,军队政治工作者既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逆科技发展的潮流而进行全面封堵,也不能在新情况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必须正视现实,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发展的新动向及其对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既要充分认识到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巨大冲击,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予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3.
<正>确认识、预测、引导和处理舆情对公众的影响,对社会稳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综合运用多Agent和动力学微分方程的思路建立模型,结合社会人群中个体的行为规律,重点描述个体的行为细节和交互规则,构建了自下而上的舆情演化模型,并模拟广场"自焚"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运用Net Logo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舆情演化的规律,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军网舆情已经客观存在,必须辩证看待,并实行科学管控和利用。军网舆情正向作用明显,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军网舆情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并非完美无瑕;对军网舆情既要严加管控,更要积极引导利用。  相似文献   
35.
刘荣 《中国军转民》2023,(22):111-112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结合网络舆情的挑战与机遇。文章明确了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目标,并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双重角色。研究发现,尽管信息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存在网络舆情的潜在威胁。结论指出,恰当的整合策略和创新方法是确保思政教育在数字时代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高校舆情研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各方面舆情动态、探索舆情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对于高校科学决策和处理舆情危机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舆情的含义、特点及舆情研究的内容,分析了高校舆情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舆情研究的政策性建议,以便为高校制定发展战略,推动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王兵  陈勇 《政工学刊》2014,(10):49-49
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77200部队在迅速组织专业救灾队伍星夜奔赴灾区的同时,迅速启动涉军舆情监控预案,多措并举灵活组织实施,有效净化了涉军网络舆情,为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提供了良好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8.
去年一段时期,打击网络谣言、澄清虚假信息的新闻频现报端媒体,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热议的同时,也让人领略到网络追捧热炒、持续发酵、无限放大的威力,更让人产生了对网络暴戾之气、污秽阴暗、混淆视听的忧虑。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情,作为部队官兵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擦亮双眼,学会科学判断,让理性之光驱散网络阴霾。  相似文献   
39.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利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酶促反应相似的机理,构建统计回归模型来研究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规律,并通过实例进行论证,以期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明显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课题。在重点分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两种传播模式的基础上,研究政府引导网络舆情的日常引导机制和应急引导机制,以期为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