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91.
针对不确定环境下无人机区域搜索问题,建立了实时探测更新的搜索方法,提出了机载光电载荷参数优化配置策略。建立了基于二维离散网格的无人机区域搜索模型,采用概率地图描述目标信息的实时获取与更新;引入不确定度指标、目标网格的重访和网格探测次数控制,建立搜索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搜索路径滚动优化方法;通过对任务区域平均探测时间步数和误判概率的估计分析,建立了机载光电载荷参数优化配置策略。使用蒙特卡洛方法验证了区域搜索方法的有效性和光电载荷参数配置对搜索效率、误判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2.
本科教育是培育高阶人才的重要源泉,更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理念疏散,本科教育地位偏离,其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松散、学习自主权受限、课堂挑战性不高、学习使命意识淡薄等问题。就此提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的办学逻辑、秉持育人本真,重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制定"打造金课,合理增负"的教学规划及构建高校本科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强化路径。  相似文献   
393.
科技作为当代人类最精致、深奥而有力的文化形式,不仅有其客观普遍性,也有文化的独特性。任何跻身科技强国行列的国家,无不有其独特的科技原创之路。中国科技现代化的道路,经百年努力追赶和创新,已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科技原创层出不穷的新阶段。为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系统总结中国特色科技原创之路的成功经验及规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大量成功案例,提出中国特色科技原创的三大路径:慧识自然遗产,取法古代科技和运用人文资源。文章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科技原创之路的弘扬与继续引进,是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促进中国文化自信坚定飞扬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94.
一种面向多制式路径规划的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与导航应用技术的发展,综合利用多种交通方式实施路径规划的应用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单一制式路径规划系统与服务正在向多制式的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路径规划模型与算法难以直接应用在多制式的条件下.针对多制式路径规划的特点,构建合理的数据模型是解决该问题的基础.为此,提出了制式切换点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含多制式图集合、顶点属性表和切换点矩阵三个主要部分的多制式网络模型,并在真实的城市道路网数据集上进行了多制式网络构建实验.该工作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多制式路径规划算法的设计提供基础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95.
反辐射无人机作为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新型信息化武器,其导航路径规划研究也成为了反辐射无人机应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针对反辐射无人机的导航路径规划问题,在对导航路径规划相关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反辐射无人机导航路径规划航向选择和航行剖面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航向选择和航行剖面选择约束条件。最后,给出了反辐射无人机导航路径规划的航向选择模型和航行剖面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396.
针对空间在轨服务日趋成熟以及在轨服务现实需求增长的背景,以在轨服务航天器为研究对象,研究面向卫星的在轨服务任务规划问题,探讨如何合理安排与调配在轨服务资源。将问题分解为在轨服务资源分配和在轨服务路径规划两层,并建立双层优化数学模型。设计在轨服务任务规划算法求解问题,包括基于多种群并行进化的混沌遗传算法和基于全局坐标转换的NSGA-Ⅱ+GSDE算法,并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97.
论国防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主要存在两种流向:由民间向军事领域转移和由军事领域向民间技术转移。加强军民之间的技术转移,能够降低军用与民用企业的研发成本,促进军工企业武器装备的技术升级,有效整合民用与军工科技优势资源。促进军民技术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移,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统一军民通用技术标准,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军民两用研发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98.
399.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