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李莉 《国防科技工业》2009,(1):65-67,69
2008年,全球军事装备发展异彩纷呈。中国的"歼10"亮相珠海航展,引起世界的瞩目。美、俄等军事大国继续谋求领先地位,将目光紧紧盯在下一代作战系统的研发上。日、韩等国也雄心勃勃,努力跟进。  相似文献   
72.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9,(18):64-64
俄展示第五代战机相控阵雷达 俄第五代战斗机T-50所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在不久前闭幕的莫斯科国际航展上进行了“有限”展示。 该型雷达由俄罗斯季霍米罗夫仪器制造科学研究院研制,总共由大约1500个发射-接收模块组成,是继“甲虫-AE”之后,俄研制的第二种有源相控阵雷达。  相似文献   
73.
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趋同的政策取向,也是适应未来战争的必然选择。文章认为,装备保障走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社会化保障道路,要重点把握全局与局部、计划与市场、竞争与保障的关系,着力营造军民一体化保障的有利环境,完善军民一体化保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装备保障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74.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深刻指出,国家主权面临的威胁、祖国统一面临的挑战和社会稳定面临的问题,哪一方面防范不好、斗争不力、处置不当,都有可能影响和冲击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75.
2008年,世界军事强国继续推进新军事变革,大力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武器装备,其中辅助作战舰艇和军辅船作为海上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通过各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体现了国防科技的发展特色。各非传统军事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用于近中海作战的辅战舰艇和军辅船,以保护本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7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方位开发、利用和保卫海洋是一项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需要依赖和运用多种物质手段的艰巨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综合力量。  相似文献   
77.
虎门军械修理厂,前身鱼雷检修所,主要承担鱼雷、水雷、导弹及各型雷弹保障装备的大修和备件研制、生产任务,先后荣获“新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为部队装备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虎门军械修理厂,按照“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一体化装备保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8.
举动     
《环球军事》2009,(21):4-5
俄战略火箭兵12月开始换装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施瓦琴科10月12日在莫斯科郊区向媒体宣布,俄战略火箭兵将于今年12月开始换装RS-24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施瓦琴科说,RS24新型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将加强俄战略火箭兵的作战打击能力,并将与已经装备部队的“白杨-M”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一起,成为俄战略火箭兵的主要战略核打击武器。据悉,首次开始换装的将是部署在俄伊万诺沃州的捷伊科沃导弹部队。  相似文献   
79.
江军  朱锋  程明 《国防》2009,(12):55-55
装备器材是战斗力构成的基本要素。预备役部队要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就必须构建完善相应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在2008年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装备器材落后、专业装备器材缺乏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应急行动效果。这个教训应该牢牢记取。要按照“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80.
《国防科技工业》2009,(12):F0004-F0004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集核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试验、运行和小批量生产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发基地,创建于1965年,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