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近几年来,俄罗斯一改过去前苏联对先进武备系统封闭、保密的做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出了多种适合不同搭载平台的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其中“马斯基特”3M-80E、“天王星”X-35、CLUB—N(3M-54Э、3M-54Э1)、CLUB—N(91PЭ1、91PЭ2)、“宝石”等反舰导弹以领先于国外同类武器10年左右的性能优势,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2.
103.
张群  晓东 《国防科技》2001,22(10):4-7
美军从1987年开始研制铁路机动发射方法,在机动的沿线上设有10—20个地下发射井。实弹发射点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但由于铁路线特征明显。不易隐蔽。战时一旦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MX”导弹的机动作战行动。根据美、俄《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MX”导弹将在2003年1月1日前全部销毁。  相似文献   
104.
周义 《国防科技》2001,22(10):66-69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由美国发动的几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可以看出空中打击已经成为一种主要作战样式。空袭一方都是将巡航导弹作为首轮空袭的首选兵器,广泛使用海基、潜基、机载等各种平台发射巡航导弹,重点打击、摧毁对方的C^3I系统和地面防空设施,在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和防空系统等重要目标彻底瘫痪或基本瘫痪后,使用飞机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同时证明,在以空袭作战将对手彻底打垮之前,美军的地面进攻是不会开始的。可见,反空袭作战,既是序战,又是决战,事关战争结局。由此,抗击敌巡航导弹已经成为未来防空作战的关键环节,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反空袭作战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5.
抢险救灾     
《云南国防》2001,(5):53-53
龙陵县投资2000万元修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山战役遗址是滇西抗战主战场,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委、政府决定把修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十五”规划,拟定可行性报告,经省委、政府考察论证后,被定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预计投资砌万元。在地区水利电力勘探设计院的帮助下,遗址地形测绘任务已圆满完成。预计“十五”期间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06.
曹州 《宁夏科技》2001,(5):60-62
最近,台湾军方神秘的台东基地“建安计划”地下战机洞库曝光。又有消息说,台军打算把衡山地堡建成台湾版的“五角大楼”。那么,台军究竟有多少地下军事设施?台军苦心经营的这些地下军事设施又有多少神秘的地方?这早已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107.
108.
航天员1996年9至10月间,一个由两名中国航天员候选人和教练人员组成的小组抵达莫斯科郊区的尤里·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航天员训练。中国人称吴特和李兴龙(音译)为航天员的主要人选。吴特和李兴龙在尤里·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年的基础训练后随代表团返回了中国,不久中国宣布这两人将是中国首次载人太空飞行的主要人选。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的局部战争表明,太空系统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快速响应航天发射是将装备系统快速送入太空的有效手段,快速进入太空战法创新也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快速响应航天发射战法创新需要,主要通过分析美军航天发射作战相关法规变化与战法创新实例,从快速响应作战任务要求、航天装备技术发展和信息化体系化联合作...  相似文献   
110.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历史 性突破,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拉开 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而且不断蓬勃发展。党和政府坚 定不移地支持发展航天事业,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增强我 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一项战 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