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951.
依据实测的直升机动态回波数据,分析了直升机机身的重点散射源及散射特征,应用Kolmogorov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及三种标准分布模型,研究了直升机动态RCS的统计特征,得到了动态RCS对各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X2模型随视向角的半自由度分布,最后通过建立一简单的旋翼叶片散射模型并对散射中心的周期性运动调制效应进行了讨论,分析计算了直升机动态回波的谐波特征.  相似文献   
95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共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防与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的正确把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战争准备任务的变更,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经历了多次演变.研究和探讨这些指导方针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对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3.
虚拟战场态势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根据虚拟现实技术,初步探讨了虚拟战场态势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了二维战场态势和三维战场态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并研究了战场地理信息显示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54.
下视景像匹配制导中,实时图和基准图的拍摄高度、方位和图像比例尺不完全一致,两图的轮廓形状存在旋转和变形等差异,边缘特征提取方法受图像灰度分布影响存在变形和移位,易导致匹配错误。用侧抑制竞争方法,图像边缘特征提取快速准确,不发生移位,对灰度变化也不敏感。在此基础上,用扩展边缘特征法,克服轮廓变形对边缘匹配的影响,提高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模型简单、抗几何变形能力强且便于实现。  相似文献   
955.
空中目标敌我识别需要根据多信源、多因子综合判断目标属性.空域关联函数的计算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实质是用数学方法判断平面内给定的一个点是否位于给定的单连通区域内部.解决此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几何法、网格法和射线法等.针对此问题,基于复变函数理论,提出了环路积分算法,并推导出了针对任意多边形的环路积分算法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56.
采用触摸屏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提出了多功能显示模拟器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触摸屏的操作来模拟显示器周边键的操作,通过使用虚拟仪器对光栅视频和笔划视频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显示,从而实现了多功能显示器的显示和控制功能.实践证明,该多功能显示模拟器设计简洁,容易扩展且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各种飞机训练系统中多功能显示器的仿真.  相似文献   
957.
3D目标的标识别已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研究了传统的基于几何不变量和基于3D/2D约束关系两种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1类新的空间几何结构模型,并计算出了这类模型3D仿射不变量和其对应的2D仿射不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以在目标的姿态和摄像机的参数均未知的情况下,有效利用单幅图像来识别3D目标.  相似文献   
958.
系统介绍了车辆导航系统中卡尔曼滤波器的设计,给出了误差校正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衰减记忆卡尔曼滤波中衰减因子的自适应估计方法.并在INS/GPS组合导航系统中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估计出衰减因子的大小有效地抑制滤波发散,提高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59.
从消防安全“两个能力”建设和灭火救援“六熟悉”工作入手,积极探索防火、灭火工作的互动、结合,形成建设“2 6”工程、推进防消结合的工作构想。着重就“2 6”工程的内涵、意义以及实施“2 6”工程的基本设想进行详细阐述,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实施“2 6”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评估工程效果,为实施“2 6”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0.
2007年1月7日上午10时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为北京电力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城市应急供电QD10B-2型1000千瓦车载燃机机组缓缓驶出集团航空发动机制造车间,被运往首都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