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针对当前我国装备研制过程"六性"工作存在的问题,就装备研制合同签订、评审、组织管理以及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提出了建议措施,供参考。引言装备研制过程是产品"六性"形成的关键阶段,实施研制过程的"六性"管理与监督,对产品"六性"要求的实现以及减少寿命周期费用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在装备研制过程中,不少单位和研制人员,对装备"六性"工作还未严格按国家军用标准规定进行装备研制、试验与管理,只重  相似文献   
22.
为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完善保证体系、提高质量水平”,2004年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会议于4月19日至20日在京  相似文献   
23.
2008年1月23日,国防科技工业首届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认证认可工作,强化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保证能力。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4.
关于建立靶场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核是否具备试验质量保证能力是对靶场进行资质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按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靶场向用户证实自己具备能稳定地提供满足武器装备试验和鉴定质量要求能力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靶场试验与专用装备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靶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式,提出了建立靶场质量管理体系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5.
装备采购是装备性能表现、可靠性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在国防部选择代表其偏好的效能水平之后,采购的努力目标是去实现这一选择。在存在不确定性的经常性合同争议的情况下,本文将“质量保证”引入装备采购合同。着重分析具有“质量保证”条款的装备采购合同设计的基本原理;列出不同类型“质量保证”条款所能达到的目标,以及承包商相应的生产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26.
认真贯彻执行 GJB/Z 2—88《厂际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指南》,按照科研、生产协作的客观要求,建立起厂(所)际质量保证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7.
根据火炸药产品生产和使用要求的特点,提出火炸药企业《质量手册》修订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和原则,并以575厂《质量手册》的结构形式为例,说明修订中对其结构和内容的要求。文章所提出的论点,对《质量手册》进行劝态管理以保持现行有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近日,在十八大精神学习教育中,总参陆航部军事代表局领导联系单位实际强调,以“自觉融入基于信息系统作战能力建设,加快转变质量监督效能增长模式,促进承制单位质量保证能力提高,推行分级分类质量监督,坚持主动、从严、高效、安全”为主耍内容的陆航特色现代质量观,是科学发展观和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在陆航军事代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9.
律师连线     
正工作中受伤之后应尽快作工伤鉴定刘先生:我妻子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2013年11月,她在工作中摔伤,经诊断为脚跟骨骨折。经过2个月的治疗,她现在已经基本康复。我妻子受伤后没有作工伤鉴定,请问,如果留下后遗症怎么办?新疆得胜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燕:你的妻子是在工作过程中受的伤,应该尽快到工作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鉴定。只有拿到工伤鉴定,今后如果发现后遗症,自己的权益才会有所保障。  相似文献   
30.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使武器装备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武器装备质量保证工作,以强化质量责任意识,落实质量责任,严格质量考核为主线,加强质量基础建设,创新质量管理工作体制机制,确保武器装备质量,为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