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81.
本调研报告首先探讨了短波自适应跳频的必要性与自适应跳频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信道/干扰模型、误码率分析、纠错编码技术、自适应功率控制、系统性能论证实例以及未来展望。由于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把窄带频率自适应系统的自动线路建立功能优势与宽带扩频系统的抗电子干扰乃至低截获概率/低检测概率优势相结合,必将使现有普通“盲”跳频系统发生革命性变化,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82.
本文首先概述了外军通信对抗装备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和介绍了对跳频、直接扩频(DS)以及地域网、JTIDS、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的对抗策略、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83.
噪声通信     
直扩宽带通信较之常规窄带通信具有较好的反侦察和抗干扰能力,因而日渐被广泛用于军事通信领域。但采用当前先进侦察技术,可对直扩通信进行检测,并可据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拦阻式干扰。本文提出噪声通信,以真正噪声作为信号载体,提出两种噪声通信体制,移频噪声通信和延时噪声通信,并阐述其基本工作原理,重点研究其具有更好的反侦察和抗干扰效能。由于噪声通信的载体和周围噪声同为噪声,极难从中检测出噪声通信而具有极佳的反侦察能力。独立噪声间互不相关,很难对其实施相关干扰,因而使噪声通信具有优越的抗干扰性能。由此,噪声通信具有更高层次的“隐身”能力,可望应用于极其重要的军事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84.
在无恒温设备,无特殊防震措施,激光器采用泵浦循环水冷却,稳频环路采用常温热释电探测器的条件下,我们成功地建立了10.6μm双路NH_2D斯塔克盒稳频CO_2激光拍频系统。文中重点对稳频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的拍频测试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用拍频法及阿仑方差评价的频率稳定性是:取样时间为10_s、1s的频率稳定性优于4×10~(-10);取样时间为100ms、10ms、1ms的频率稳定性优于1.7×10~(-9)。  相似文献   
85.
分析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特性和优点,典型产品的性能,微波扩频无线网络的组成方法及应用.重点论述了微波直接序列扩频无线网络在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6.
本文简要回顾了原有的跳频PCS系统.着重分析目前采用慢跳频CDMA和TDMA混合多址的PCS系统。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讨论,指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87.
Bent函数序列及其在扩频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ent 函数序列有良好的相关特性,在扩频通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 Bent 函数序列及其在码分多址(CDMA)和跳频多址(FHMA)中的应用,然后推导了Bent 函数序列的产生电路,并举例说明了它们的产生和实现。  相似文献   
88.
诱饵与目标的辨识是拖曳式诱饵干扰对抗的基本问题.干扰过程中导弹、目标、诱饵三角几何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目标与诱饵的多普勒频率存在差异,为从频域实现目标与诱饵的分辨提供了可能.在详细分析迎头及尾追场景下目标与诱饵频域可分性的基础上,采用L类魏格纳分布(LWVD),利用其能够提高方位向分辨率和抑制交叉项的优点,实现了导引头波束...  相似文献   
89.
基于跳频通信的多址干扰性能分析,有独立碰撞和四碰撞态Markov模型,提出采用m序列和L-G模型生成的实际跳频序列对同步、异步组网中的用户干扰性能进行研究.在对不同跳频序列族的碰撞性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跳频码的碰撞过程、碰撞结果、以及编码方法的详细探讨,建立了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收敛性进行了验证.误字率的仿真结果表明,独立碰撞模型和四碰撞态Markov模型与实际跳频序列的碰撞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其精度足以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90.
王珏  李辉  贾蒙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6):148-150,153
正交频分复用(OFDM)以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是未来4G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OFDM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PAPR问题已成为影响该技术实际应用的重大障碍。针对目前国内外几种主要的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对部分传输序列(PTS)法进行了分析,并针对PTS算法在计算复杂度上的不足,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