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51.
《中国军转民》2008,(6):5-6
北京时间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长征四号丙遥二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载火箭飞行正常,将风云三号01卫星送入近地点8156公里.远地点821.7公里,轨道倾角为98.78度,周期为101.1分钟的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352.
李达 《现代军事》2010,(7):36-39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22日19时52分.备受关注的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1号”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尔维拉尔角由“宇宙神-5”火箭成功送入太空。X-37B原计划4月19日发射升空.后来因为”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占用跑道等原因而推迟到22号发射。  相似文献   
353.
改变传统的炮射导弹武器激光控制和火炮发射系统动态参数的测试模式,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激光阵元探测技术,设计了炮射导弹武器动态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可对多种型号炮射导弹的性能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及评估。  相似文献   
354.
军用卫星     
《国防科技》2003,(4):31-33
美国新一代照相侦察卫星。第一颗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989年8月8日施放入轨,轨道正常高度450千米,轨道平面倾角57度,设计寿命8年。  相似文献   
355.
为充分发掘利用海量卫星网络数据,提高决策效率,加强空间频轨资源获取与储备的分析手段,尤其是对地球静止轨道资源的协调获取问题,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卫星网络态势评估策略。通过对卫星网络协调因素进行特征分析,选择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CNN)为目标算法模型,并建立算法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及Label规则,采用分裂信息增益度量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建立CNN评估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NN模型对卫星网络协调态势评估问题测试的正确率高达80%以上,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随着数据量的增多,CNN评估效果逐步提升,是一种在卫星网络协调态势分析、资源储备的有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56.
针对原始BP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根据地球同步轨道SAR合成孔径时间长,利于子孔径处理的特点,结合子孔径成像算法和去冗余BP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快速BP算法,该算法在子孔径内就进行去冗余运算,相当于对一个合成孔径做了2次的子孔径划分,综合利用了两者运算速度使算法的速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极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也能实现良好聚焦,使得该算法更好地在工程上实现。  相似文献   
357.
358.
基于Lambert算法的脉冲精确变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Lambert问题的求解多以二体假设为基础,从而对精确轨道控制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脉冲修正策略,建立了考虑摄动影响的航天器轨道动力学计算模型,在Iambert算法基础上,通过拟牛顿法对变轨脉冲进行修正,消除终端状态误差,从而获得精确的变轨脉冲.将该修正策略用于固定时间精确变轨问题,建立了两层规划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9.
基于低轨道卫星通信技术,针对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建立以卫星中继的通信数据链模型.从传统数据链入手,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和使用的局限性,并融合现代通信技术,在引用新型编码技术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无人机通信数据链路方案.该设计方案以无人机作战使用实际为基础,极大地提高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0.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2,(5):84-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