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张承怡 《国防科技》1994,15(3):35-39
对国际航天技术通过多角度对比分析,提出我国航天技术产业化的方法、道路,指明关键在领导。  相似文献   
102.
混合轨道是载人登月轨道的重要类型之一。利用混合轨道的组成特点,提出在双二体假设下以自由返回轨道为基础的混合轨道计算方法。主要对混合轨道的特性进行分析,给出混合轨道在能量消耗和飞行时间等方面的特性。在涉及月球运动的计算时,考虑月球运动的非圆性,对传统双二体假设略作修改。给出混合轨道的设计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人民军工自江西兴国官田村诞生,已经走过了82年的辉煌历程。80多年来,从战争年代"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到新时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再到201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同志在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0周年讲话中提出的军工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这  相似文献   
104.
实践九号及其后续新技术试验卫星的出现,将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高效的技术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5.
从1996年10月第47届国际宇航大会在中国举办以来的17年,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马兴瑞在致辞中说,多年来,中国航天始终坚持和平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为代表的载人航天任务、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月球探测任务、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组网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成功研制和发射数十颗应用卫星,初步构建了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和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并带动一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中心简介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承担了相关关键材料的配套任务由中心主任孙晋良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再次为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是于信汇教授,校长是罗宏杰教授。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  相似文献   
107.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17-17
大会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中国航天专场报告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胡亚枫在报告中介绍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航天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空间技术方面,继续实施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科技工程,加快建设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卫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开展重型运载火箭、深空探测等专项论证;在空间应用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  相似文献   
108.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让国人备受鼓舞。在大家关注、转评、点赞"出差三人组"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就是我国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的邓清明,23年来他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但直到现在都还是备份而无缘"飞天"。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然每天都坚持训练,他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我们在为邓清明执着追梦的故事感动之余,也应该从他的心路历程中读懂这么一个道理:军人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必须随时保持战斗的状态,随时做好出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9.
回:探月的飞越——九天揽月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月球进行探测,去不易,回更难。在几十万公里外的太空,一个细节上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有去无回,这就是探测太空的严峻挑战。不过,面对这种挑战,人类的回答是:决不停止探索的脚步!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登月飞行器的级间组合设计方法对载人登月飞行器的构造进行设计,在级间方案的论证中分析了不同组装模式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建立了航天员和机器人联合探测的载人登月方案。级间组合方法可为应转移飞行器和登月飞行器设计提供另一种思路,本文根据飞行器级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对登月飞行器的质量规模进行了初步估算,并对比了不同飞行方案对运载火箭能力的需求,研究可为我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