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1.
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百余年来有着橄榄球运动的传统。从表面上来看,人们可能会以为这是西点为培养军事人才的素质而采取的常规训练手段,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受美国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体现了西点军校平民化治军的政治文化,另一方面橄榄球运动表征着美国主流文化和美国精神,这二者的结合是这一传统经久不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12.
舰船回转运动时拖曳声纳阵位预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船舶操纵性标准方程 ,预报了拖船水平面的操舵回转运动 ,由此确定船舶操舵回转时拖点的速度作为拖曳声纳运动预报的拖点边界条件 .利用拖缆回转运动计算程序 ,计算了船舶回转时拖曳声纳阵位 ,初步讨论了船舶操舵回转对拖曳声纳的影响 .  相似文献   
513.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无产阶级军事家对“高树勋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兴起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邓小平通过做争取高树勋的统战工作,为“高树勋运动”兴起创造出实践经验,树立起实践典型;毛泽东发出“开展高树勋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军广泛“开展高树勋运动”;朱德则把“高树勋运动”提高到符合历史规律的理论高度作出肯定。  相似文献   
514.
本文分析了在已知一个或两个目标运动要素的条件下,多方位定位的可观测性,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515.
潜伏     
  相似文献   
516.
517.
为了获得毫米级自旋小目标的清晰成像,采用逆合成孔径成像激光雷达技术设计了基于距离向数据与方位向数据相融合的图像重建系统。系统采用大带宽、窄线宽光纤激光器配合调制器实现激光脉冲的线性调频,利用光外差原理对回波信号进行采集处理。结合自旋目标的运动特性,给出了含有自旋分量的回波信号函数方程,并将该分量引入传统的R-D算法中实现了对自旋目标的ISAIL二维图像的重建。实验采用毫米级铝条构成被测小目标,通过步进电机及带倾角的转台完成运动及自旋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当目标固定时,可通过回波能量数据获得一维距离向图像,与被测目标的4个特征点位置一致。当目标运动时,通过数据压缩并代入自旋参量,最后通过R-D算法可以获得可识别的ISAIL二维图像,验证了系统符合自旋小目标成像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18.
多维AR(p)模型在预报舰船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实战中,能够实时预报舰船的运动状态非常必要。给出了利用多维AR(p)模型对舰船运动参数进行预报及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满足反"围剿"战争对兵员补充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开展了以"扩红"运动为主要方式的兵役动员。在各级兵役动员机构的高效运作和协调配合下,通过广泛建立和使用各种群众组织和半军事化组织,运用灵活的动员技巧,实现了苏区利益的整合,为战争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为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兵役制度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20.
奥运赛场的竞争不仅是国与国之间运动技能的竞争.也是运动器械的较量。一枚小小的子弹.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制造实力。研制枪弹产品是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的强项.发挥强项.打造国产品牌,保质保量完成北京奥运比赛所需枪弹的生产任务.是一些枪弹研制单位的目标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