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杀爆战斗部动态威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动态下战斗部破片杀伤威力和爆炸威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再对多发弹对同一目标的杀伤威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武器系统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的有关问题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对此一新的领域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面空导弹储存与可靠性,包括"保证弹"的"无测试"方案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软件属要害软件,因而它是该系统的一个关键件。如何确保这类软件的质量,尤其是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始终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研究课题。文章在简要描述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特点和作战软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软件质量管理、软件生产工具和软件开发方法。为了改进传统的瀑布型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针对要害软件的特点,提出了要害软件开发周期的车轮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面临的分布式间歇干扰威胁,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基于采样矩阵直接求逆方法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的抗干扰性能。在建立性能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间歇干扰造成的采样协方差矩阵不匹配情况,通过分类评估、梳理归纳、理论推导全面分析了不同情况下STAP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采样长度小于闪烁周期且使用预采用处理方法时,空时自适应处理器会出现漏采样,干扰抑制性能会急剧下降,漏采样出现的频率为各干扰闪烁频率之和。数值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考虑分布式间歇干扰时STAP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近距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CAS)是空中作战力量支援地/海面部队的重要作战样式。基于美军使用机载前进空中控制员(forward air controller(airborne),FAC(A))执行CAS的作战分析,总结出无人机引导有人机执行近距空中支援的军事需求,并就有/无人协同近距空中支援的典型作战场景、任务流程、体系节点分工展开分析,重点剖析末端协同实施阶段涉及的核心技术,基于主要体系节点通联方式和能力需求分析,给出了有/无人协同近距空中支援的工程化实施思路,为有/无人协同近距空中支援体系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基于CMOE准则的空时多用户检测及其自适应实现。这是一种盲方法 ,不要求任何训练序列 ,能够抑制多址干扰 ,解决远近效应问题。进一步 ,分析了多用户CDMA阵列接收机的性能 ,并且与多用户单天线接收机、单用户阵列接收机以及单用户单天线接收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铅壳柔爆索爆炸产生冲量的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光电测量方法 ,对铅壳柔爆索爆炸产生的冲量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 ,打击到靶板表面的铅粒子中仅有一小部分粘附在靶面上 ,相邻柔爆索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冲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空时分组编码是最近提出的使用多个天线应用于瑞利衰落信道的编码技术。利用传输矩阵的正交性推导出其译码算法的一般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鉴于新一代机载预警相控阵雷达采用多波束且电子波束灵活可控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波束时域滑窗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 该方法与现有的几种典型空时二维自适应信号处理 ( S T A P) 方法相比, 具有系统自由度低、低速目标检测性能好、鲁棒性强等优点, 并且实现复杂度较低, 便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