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维护和平发展要求当代中国军事变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 这是当代中国军事战略思维据以展开的第三个基础性判断。这个思维判断包含的逻辑进程,要求回答维护和平发展与有限大幅提升军事实力的关系,提升军事实力与军事变革的关系,以及军事变革的中国特色的要点。  相似文献   
62.
司石 《现代军事》2008,(5):20-22
2008年3月4日,美国国防部依据《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公法106—65)向国会提交了2008年《中国军事实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内容涉及面更广,除继续对中国的总体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趋势、进展等问题进行评估外,还首次专题评估了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力资源等问题。《报告》的措辞与语气较2007年版进一步趋缓,但指责中国军力不透明,渲染“中国威胁”,进一步遏制中国的主旨并未改变。  相似文献   
63.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兵团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是兵团广大职工群众的心愿。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央对兵团工作的新要  相似文献   
6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提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5.
王法安 《国防》2008,(1):11-16
本文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富国和强军统一的思想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强军工程和构建强军的国家支持体系,对于如何走中国特色的富国强军之路,如何深化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以军队职能拓展带动军队建设转型、以建设转型推进功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拟分三期连载此文。  相似文献   
66.
刘冬冬 《国防》2008,(8):4-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只有自觉把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到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方方面面,才能把握正确方向、促进科学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67.
郭洪超 《国防》2008,(12):4-8
党的十七.大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关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大战略思想,为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各级一定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完成“三大任务”、实现“两个确保”,  相似文献   
68.
党的十七大要求,“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是党中央对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就是要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加强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商春明 《国防》2007,(12):1-5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