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正"有矛盾,找老陈",八师一四八团二社区的居民都这样说。"老陈"就是该社区退休职工党员、人民调解员陈洪国,今年70岁的他,从退休起就申请做社区义务调解员,为社区居民调解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近几年,团场城镇化速度加快,富裕起来的职工纷纷住进了楼房,由于刚开始不熟悉、不适应,邻里之间常为一点儿小事发生口角。陈洪国只要听说哪里发生了争吵,总会立即赶去劝阻,耐心地分头做工作,及时化解双方矛盾。  相似文献   
12.
正因为有母亲在,我们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着!——引子她已经退休,却比上班的时候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她爱漂亮,可如今却连一双袜子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她体重不到50公斤,却每天背着60公斤重的镯子穿梭于早市、夜市的人流之中……她叫马琴,是五师电力公司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27岁尿毒症患者的母亲。  相似文献   
13.
正2月26日,六师一○五团退休职工党克明正在邻居家帮着修理客厅的木质暖气罩,见到笔者他的第一句话便是:"我没干啥大事,只是做了一个老兵团人该做的。"党克明老人今年虽已77岁,但精神矍铄、红光满面。老人很健谈,说起自己做的一件件好事既谦虚又开心……2003年,一○五团正值小城镇建设起步期,当时的团部周边路面不是很平整,有很多坑洼。一天,党克明散步,发现团部主干道的小坑带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很大不便。他就萌生了用路边  相似文献   
14.
正"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是我还想为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直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近日,九师一六六团退休干部、老党员刘定厚说。刘定厚今年80岁,1951年随部队进疆后就地转业,1993年退休后,刘定厚便开始琢磨怎样继续为党做些事。当时,在一六六团机关老年党支部,有10多名离退休党员干部,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都关注着国家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刘定厚便自愿担当起为老党员送报纸的责任,一送就是20多年。  相似文献   
15.
夕阳分外红     
正"这点钱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8月10日,二师二十七团社区73岁退休职工王维华将600元钱捐赠给了两名她长期资助的贫困学生。王维华是二十七团天河水韵小区的一名退休职工。多年来,她热心公益事业,深得居民的尊敬和爱戴。2006年,王维华搬进团场建起的第一个居民小区后,便把小区当成了自己家来爱护,经常清扫楼梯,管护楼前花坛的花草树木。谁家从窗户扔垃圾了、谁家的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5日一大早,二师三〇团园林三连职工张元瑞急急忙忙地找到了连长韩家平,一脸严肃地对韩家平说:"连长,我一定要参加团场的《职工教育管理三字经》(以下简称《三字经》)背诵活动。"此时的韩家平,虽然正忙着和职工一起装运枣子,但还是停下手中的活儿,笑着问道:"《三字经》你都背熟了?"韩家平话音未落,张元瑞就迫不及待地背起来:"兵团人,使命殊,忙屯垦,保稳定……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要牢记  相似文献   
17.
克力木·伊莫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克力木·伊莫拉维吾尔族,72岁,中共党员,农三师托云牧场3连退休职工。他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凭着一颗火热赤诚的心和聪明才智文明经商,在高原戈壁中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他致富不忘党的恩情,不忘至今仍处在贫困线上的父老乡亲,他热心教育事业和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多年来,他先后向地方、兵团及贫困户累计捐资达26万余元。其中,教育捐助5万余元,捐献粮食8000多公斤,受益群众达100多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文化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1997年7月,他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名退休职工,1956年来到兵团参加工作,内心对兵团的感情无比深厚。阅读《当代兵团》,我最喜欢的是"兵团档案"栏目,在这里可以看到兵团各项事业的发展历程,了解到兵团的大事记。当看到"兵团档案"里刊登的兵团建设历程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自己的回忆就像期  相似文献   
19.
李新平 《兵团建设》2013,(20):22-23
不足一米五的个头,一身的疾病,不到50岁时就满头白发,但就是这样一个妇女,撑起了一个困苦的家。在命途多舛的生活之舟上,她力举信义之帆,用血汗甚至生命坚守着一条归还借款的感人之路,她就是九师一六七团一连退休职工夏留女。1997年11月,夏留女患癌症的丈夫离开人世。安葬丈夫之后,她回到家中,与年近80岁的母亲、刚成年的儿子、8岁的女儿依旧处在悲伤之中。此刻夏留女心头好像还有一块未落下的石头,那就是丈夫生前治病的借款,再加上连队为其垫付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道德的力量     
争做道德建设的实践者、倡导者,共同创造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近日,举国关注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结出累累硕果,54位全国道德模范以高尚的道德、优秀的品质、感人的事迹、博大的襟怀,感动了全中国,感染了亿万人。这一活动中涌现出的兵团先进模范代表吸引了全兵团乃至全中国的眼球。三师五○团的退休职工张耀华当选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三师四十五团二连职工曾淑琼、已故四师六十七团政委石书江、九师一六七团一连退休职工夏留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