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国内外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现状,分析了一些主要隐身技术的原理,并设想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发展我国自己的隐身技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04,(4):84-84
当美国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刚展现于世人面前时,它没有通常战斗机的流畅的外形,而是采用飞翼式翼身融合布局,呈六角形平面,有点怪模怪样。现在,一些军舰也在向此方向靠拢,造出来后外形就像积木搭起来的。军舰上部全都由一块块倾斜的平板构成,全没有传统舰艇的复杂威武感。不用说,同样为了追求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华 《国防科技》2004,(12):25-27
海湾战争中隐身兵器第一次应用于实战显现的巨大威力,引起了各国对发展隐身及反隐身技术的高度重视,极大地促进了吸波材料的发展。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雷达、先进探测器及精密制导武器相继问世,使得未来战场上的武器系统特别是一些大型重点作战武器,如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所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大,因此研制新型高性能雷达吸波材料成为隐身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点。美国国防部将隐身材料的研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要求材料具有质量轻、适应性强的特点。一、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目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磁损…  相似文献   
14.
从毫米波的特点出发概述了毫米波无源干扰的几种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颇有些让人应接不暇之感。陆战武器装备一些国家已经采用多种隐身技术,使其现役主战坦克具备了一定的隐身能力。英国利用被称为"电子伪装"的技术,使用一种"电子墨水"来让车辆"隐形",并计划在5年内发展出一支可用于实战的"隐形"坦克部队。  相似文献   
16.
“猎户座”奇遇“幽灵舰”。2003年夏季一个灰蒙蒙的黎明,在南大西洋高空的一架阿根廷海军的“猎户座”巡逻机正在仔细地搜索某海区的可疑军舰。机载“雾灯”搜索雷达快速地扫描,但什么也显示不出来.操纵员一度认为他们找到了要找的目标,但是荧光屏上一个模糊不清的亮点,很快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现代防空体系中的来袭目标,综合分析了国外军用飞机所采用的雷达与红外隐身技术、相互作用及其对综合隐身效果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国外军用飞机隐身技术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指出了开展反隐身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接着,详细分析了超视距雷达独特的“四抗”能力,并强调指出,开展超视距雷达技术研究不仅在陆地防空中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而且,在对临界海域的监视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并可为近海航母战斗群担负战术警戒任务。此外,在民用方向,超视距雷达还有诸多方面可以利用。最后,文章对超视距雷达的关键技术及未来的研究动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知远 《现代军事》2009,(12):60-64
美国《联合部队季刊》2009年第4期刊登了美海军陆战队阿兰德·威斯特拉中校关于无源雷达与隐身技术方面的文章。该文首先介绍飞机与雷达之间的斗争史,随后介绍隐身技术和反隐身技术的兴起和目前被动雷达的出现,以及它与信号处理和信号合成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等离子体对雷达波的隐身机理,等离子体的红外及可见光隐身,等离子体天线,飞行器用等离子体火花杆,等离子体喷枪等问题,本文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开展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也可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