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1.家庭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少生优生,必然使独生子女比例上升。独生子女如何教育,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利 《国防》2011,(2):62-63
大学生军训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将国防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体育训练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质的磨炼和思想意识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充分发挥好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必将有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曹昌 《政工学刊》2010,(3):55-56
一、独生子女士兵集体主义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一)个性过于张扬。一些独生子女士兵过于张扬个性,言行举止唯我独尊,还认为自己是“卓尔不群”。青年官兵个性所体现的创造性思想和行为,是部队全面建设的精神资源和军队创新发展的源泉,但过于张扬、特立独行的个性,却会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育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那么,为什么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呢?  相似文献   
15.
刘志民 《国防》2011,(4):48-49
实践表明,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不仅在最终目的和教育内容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而且国防教育在教育功能上有其特殊的优势,对素质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相似文献   
17.
爱国教育     
《云南国防》2002,(3):56-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