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两点源干扰是干扰被动雷达导引头 (PRS)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 ,两点源的功率不可能完全相等 ,这就为PRS对抗两点源的干扰提供了契机。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 ,当两点源偏离导引头的电轴方向不大的情况下 ,只要保证足够的积累点数 ,导引头进行数据积累取均值 ,其结果并不指向两源的“重心”或“质心”而是指向两源中功率较大者 ,并给出了确定积累点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195.
调频连续波具有较长的脉宽和较大的信号带宽,通常采用去调频的处理方式,但是,去调频的处理会引入空变的相位误差。从去调频的处理方式入手,根据发射信号相位误差缓变的特点,提出了依据发射信号相位误差模型补偿空变相位误差的方法,并在理论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推导。该补偿方法分为两步,从差频信号中去除发射信号相位误差,在残余视频相位误差校正之后,通过与补偿函数相乘去除剩余的相位误差。仿真和实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目标距离的限制,有效地补偿空变相位误差带来的影响,提高脉压水平。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够很好地平衡系统负载、误差补偿精度和算法开销,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6.
提出了一种在外场雷达对抗试验中,由多部具有分抗干扰措施的雷达的抗干扰效果推出某种具有综合性抗干扰措施的雷达的合成抗干扰效果的方法,以在不具备该种雷达的情况下,用多部具有分抗干扰措施的雷达来代替它作为被干扰对象,在外场进行干扰机对其干扰的干扰效果试验检验。  相似文献   
197.
基于知识的雷达装备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雷达的特点 ,将装备的深层原理知识引入到诊断中来 ,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基于信号传输通道搜索的层次诊断模型和基于框架的层次分布式知识组织形式。具体分析了建立模型和组织知识的方法 ,给出了诊断推理策略和控制策略 ,并通过对某雷达装备的故障诊断 ,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8.
极坐标下雷达多目标跟踪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极坐标下雷达多目标跟踪的非线性滤波方程和预测方程 ,获得了稳定和渐近无偏估计 ;采用最优配对法进行点迹与航迹相关 ,避免相关模糊 ;利用记分法进行航迹质量管理 ,并在计算机上实现了多目标跟踪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99.
孙宗祥 《国防科技》2000,21(2):64-67
1引言 为了在目标识别、跟踪、拦截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提高飞机、导弹、舰艇和军用车辆等武器装备的生存力,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隐身技术,该技术实质上就是尽量减少目标本身对雷达、红外及其它光、电、声探测系统的显示特征。传统的隐身技术主要着眼于改变飞行器的外形和结构以及采用吸波材料和表面涂层以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而本文将重点探讨一下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实现隐身的技术(以下简称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200.
本文给出一种应用数字接收机技术截获和分析信号的新型实验系统。随着高速模拟-数字变换器(ADC)的发展,输入雷达信号的采样和数字处理可移向靠天线的部位,且仍然具有足够的瞬时带宽而得到对宽带信号的良好截获概率。文中给出了宽带数字接收机的实验装置和进行的第一次雷达信号测量的结果。并说明了在脉间和脉内分析中应用数字接收机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