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过去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领导下,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国防科技工业,以军工报国为己任,铸钢铁长城,造国防利剑,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快提升,一批新装备完成定型并装备部队,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保障任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和隆重表彰。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是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2.
使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科技创新的成果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3.
耿海军 《国防》2007,(8):71-73
弹药是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着战争的不断演进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高速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弹药中的广泛应用,弹药正在悄悄孕育一场革命,一批机理独特、威力大、有灵性的智能化弹药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5月30日,俄海军总司令马索林宣布,俄罗斯决定建造新型航母。一石激起千重浪。俄海军这一重大举措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就是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尤其在航天导弹武器和核潜艇威力日增的当今,以及各种新概念武器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航空母舰是否还能保持住原有“海上霸主“的宝座,是否还能经得住联合火力打击,  相似文献   
15.
翁斌 《云南国防》2001,(5):47-47
人类自从出现了战争,就产生了“指挥”。从词意上看,“指”是用手指点,“挥”是挥舞摇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步入战争舞台,使指挥方式由人工式、半自动化式一跃而成为全自动化式。享有“军队超凡大脑”之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宽 《宁夏科技》2001,(4):16-17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创新体系建设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途径不可能完全雷同。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点,准确定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正确处理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区域创新体系与…  相似文献   
17.
发展我军仓储高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保障效益,实现保障有力。文章认为,我军仓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仓储高新技术发展思路。树立合理的仓储高新技术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仓储高新技术发展模式,制定科学的仓储高新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舰炮武器作为海军水面舰艇的传统武器,已有悠久的历史。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海战模式的变化,对舰炮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舰炮对岸具有持续火力支援能力;对海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对空具有未端反导能力。为此,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正加紧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中国民用企业对国外高新技术产生严重的路径依赖。与此同时,国防科技工业对国外的高技术依赖程度也有所提高。在民用企业可以参与国防建设的今天,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民企的进入,势必会加大、加速国防科技工业对国外高技术的依赖。如何避免路径依赖给国防科技工业带来的风险,就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必须既能适应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需要,也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一手紧紧抓住军品任务,一手大力推进民品开发,才是国防科技工业走向稳定协调发展的一个支撑所在。作为代表国家高科技尖端领域的航天海鹰事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民用产业实践,并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迎来了民品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2002年底,航天三院为提高院民品整体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新形势发展,在航天科工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做出一项重大举措──组建了航天科工海鹰集团公司,自此三院民品走上了一条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