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准确分析水下放电过程中等离子体通道电阻的实际变化规律,进而更精确地计算通道沉积能量、电声转换效率等物理量,首先基于水下放电的等离子体通道电阻的“U”型曲线,构建了一种时变电阻函数,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确定了函数中的参数;然后,将时变电阻函数代入到以通道电流为变量的二阶变系数微分方程中,通过龙格-库塔数值算法得到通道电流的数值解;最后,使用改进的余弦相似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了仿真电流与实测电流的差异。结果表明:仿真电流与实测电流吻合度高,验证了时变电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2.
我国每年有大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过火,科学准确的评估火灾高温后构件和结构的残存强度,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加固方案对于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简略介绍了国内外火灾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损评估的方法,并以某工程火灾后的强度检测为实例,提出了用超声波法检测火灾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残存强度的可行性和检测时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对多起建筑火灾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构件检测波形的对比,提出了不同受损程度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所表现的不同特征的波形。  相似文献   
23.
高速防空导弹在大气中飞行时,由于高温电离会在其头部形成一层等离子体外壳,它将影响寻的导引头天线输入、输出射频信号的传输。分析计算了等离子体对射频信号的衰减、折射和反射。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衰减不能忽略,S,C,X,Ku之间折射系数的差别是很小的,而反射系数则随频率增加有较明显的增大。这些结果为导引头频段的选择及防空导弹弹道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4.
利用MTS~810型材料伺服试验机对应急机场道面沥青混凝土进行了高温条件下车辙试验和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应力的增大,沥青混凝土的弹性应变增大,塑性应力增大,破坏时间提前,应变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得出了应急机场道面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参数与应力的关系及本构模型;求出了不同机型的不同胎压作用下应急机场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动稳定度;根据应急机场跑道上的飞机重复作用次数及车辙试验结果,计算了不同胎压作用下应急机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变形厚度,在允许寿命内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动稳定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5.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西南物理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从事受控核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及等离子体应用研究的基地。随着国防三线的调迁,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主体于上世纪末相继搬迁成都,在乐山基地留下了大量科研设置和闲置资产。没有科研项目、没有拳头支柱产品.乐山基地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1999年,  相似文献   
26.
采用分段线性电流密度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JERC FDTD)方法计算高超声速导电金属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等离子体绕流流场RCS的频率特性、双站散射特性、极化特性及随飞行高度、飞行马赫数、入射角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前向散射方向是全方位散射中RCS取得最大值的方向;马赫数较大(本文Ma≥14)时,入射波频率增大、马赫数增大及飞行高度降低,绕流流场前向RCS增大.马赫数较小(本文Ma≤10)时,飞行马赫数、高度及入射角变化对绕流流场UHF、L、S波段后向RCS和双站RCS影响很小;在UHF、L波段,绕流流场及本体的后向RCS差距较小.马赫数较大时,大范围过密等离子体尾迹的形成使得电磁波垂直轴线入射时绕流流场增大了目标本体的后向RCS;在L、S波段,绕流流场后向RCS曲线可用一条直线逼近.  相似文献   
27.
自蔓延高温合成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介绍 ,重点阐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燃烧理论及热力学与动力学核心内容 ,并介绍了该技术领域中不同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8.
隐身伪装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是指通过减少目标雷达、红外线、光电、声响等暴露征候,使目标在战场不被探测的一种伪装技术。隐身技术的出现为目标的隐真伪装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与示假伪装相比,隐身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目标的生存,因为示假虽然能提高战场目标的生存能力,但不能保证真目标不连同假目标一起被摧毁。而对于关键目标(武器装备、工事等),敌不惜武力进行摧毁下,这时,隐身伪装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9.
目前微小卫星正在积极地发展中,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其推进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了能够将PPT成功地运用于空间,需对其羽流进行研究.将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PIC(Particle in Cell)流体混合算法与一维MHD放电模型相结合,一体化模拟NASA Glenn PPT羽流,对不同出口偏转角的羽流场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引入出口速度的偏转角提高了模型的羽流扩散能力,羽流的扩散角是影响羽流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钢结构由于不耐火 ,火灾中极易发生倒塌 ,因而需要进行防火保护。目前广泛使用的保护方法是喷涂防火涂料 ,以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 ,延缓其在火灾中强度的降低 ,为灭火和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