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针对反潜反鱼雷火控设备攻击水下来袭目标的作战特点,将电子海图技术应用其中。重点研究了基于电子海图背景的反潜反鱼雷作战态势显示以及辅助指挥决策、快速目标定位、快速目标指示等关键技术,用输入设备提取电子海图信息实现了快速目标定位及快速目标指示功能。研究表明:借助电子海图技术的应用可为反潜武器火控设备有效攻击目标起到积极地作用,对于提升反潜反鱼雷火控设备的作战能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意大利海军在充分考虑本国与北约盟国海军的海上新需求,特别是由海向岸投送兵力的需要,开始大力加强具有全维海战和联合作战能力的海军两栖部队的建设,并力争在2020年前,将海军部队的两栖作战能力提高1倍以上。为此,意大利海军在新近服役了“加富尔”号航空母舰后,又开始着手新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LHD)的研制。  相似文献   
13.
空中攻击:装甲目标面临的主要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中,坦克等装甲目标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之前,地面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炮、无坐力炮、反坦克导弹,以及敌方的坦克等反坦克武器的攻击,是坦克装甲车面临的主要威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反坦克作战逐渐由地面攻击为主转向空中攻击为主。  相似文献   
14.
雷达组网系统将多部雷达组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作为典型的赛博物理系统,同样面临着赛博攻击的威胁。为了研究赛博攻击对其性能产生的影响,构建针对雷达组网系统交互式多模型(IMM)数据融合的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模型。建立机动目标动态模型,以及单站雷达和雷达组网系统基于交互式多模型融合算法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模型。分析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原理,并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机动目标动态模型,进行实验仿真,结果显示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对单站雷达目标状态估计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组网雷达目标状态融合估计的影响,验证了雷达组网系统数据融合对于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选择合理的攻击角规划出符合作战要求的飞行航路,反舰导弹按照选择的航路飞行对目标实施攻击。攻击角选取得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导弹航路规划的成功,而且还影响到导弹末端的捕捉概率。研究了反舰导弹的航路规划反推航路算法及末端捕捉概率模型,经过仿真试验给出了攻击角的选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如何建立鱼雷武器系统的效能(Effectiveness)评价模型,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给出这个数学模型,并讨论了其工程用法。  相似文献   
17.
刘伟 《防化学报》1997,8(2):57-61
高寒山地地形复杂,防化混合排对高寒山地进攻战斗中的攻击群实施防化保障具有山地战斗独有的特点,所以,保障的部署,方法,都应依据山地的特点,灵活进行。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会就是否裁减各军种相互重复的纵深攻击和近距离空中支援武器系统,专门成立了“作用和任务委员会”。本文详述该委员会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具体地叙述了美陆军新版作战条令FM100-5《作战纲要》中的一个新的重要原则:对敌实施全纵深同时攻击。文章并以在巴拿马和伊拉克的两次局部战争作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介绍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小波分析的历史、理论及快速算法,并根据作者的研究,提出了小波分析理论可望在鱼雷精确制导和目标识别等方面得到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