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介绍了对烟幕弹弹丸进行可视化设计可行性的研究,以某型号烟幕弹弹丸为实例阐述了参数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特征数自动计算的实现,并对该可视化设计程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2.
双壳体潜艇的磁化特征与单壳体潜艇有较大区别,为了将其磁化特性分析清楚,建立了双层圆柱形铁壳桶的简易潜艇模型,并将其放置于地球磁场环境中,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的强大磁场对潜艇模型进行局部磁化;然后,以潜艇垂向磁场变化量作为分析对象,并结合舰船磁场规律、磁滞特性、退磁场等理论,对双壳体潜艇的磁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壳体潜艇的外壳磁化规律近似于单壳体潜艇,而由于外壳屏蔽地球磁场,内壳几乎只受到线圈磁化影响。该结论可以为舰船消磁作业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建立64mm催泪弹外弹道数学模型,分析64mm催泪弹的空中运动状态,找出影响64mm催泪弹飞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给出64mm催泪弹的改进方向和技术措施,以提高催泪弹的可靠性和作用有效性,并指导现装备的催泪弹的改进和新型催泪弹的设计。  相似文献   
74.
运用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旋转壳单元的场传递矩阵,推导了肋骨和母线倾角不连续位置的点传递矩阵,在推导中考虑了肋骨各方向可能的变形,编制了用于分析组合加肋旋转壳应力和稳定性的计算机程序(应力程序SAPRi,稳定性程序BAPRi)。利用SAPRi程序和BAPRi程序对潜艇耐压结构的典型结构算例进行了应力和稳定性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或商用软件(MSC/NASTRAN)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程序结果正确可信,计算速度快,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5.
用插值拟合和最小二乘逼近拟合方法对高炮射弹飞行时间拟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插值拟合公式原理及误差规律的分析,提出确定可用区间的"去值检验"方法,说明了插值拟合公式的应用范围.通过对最小二乘拟合公式实际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了"拟合公式阶数取3为最佳"的结论.对其他口径高炮的射弹飞行时间拟合也基本适用.  相似文献   
76.
在分子结构理论中,杂化轨道理论在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被实验确定后,能够根据一定的假设给出合理的解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主要用于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但其假设有些生硬、推理不够严密,对VP与电子对空间构型之间关系的推导比较繁琐,不易理解,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一些多原子分子(如PF5、IF7等分子)中存在键长不等的现象。两种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各有其不足之处,一直未能统一。价层轨道杂化理论正是在综合了这两种理论的优点之后得到的。该理论在假设较少———即假设中心原子的价层轨道在成键时都要发生杂化,该假设与实验事实完全相符———的前提下,利用立体几何学原理对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进行了非常简洁的推导,其结果不仅可全部继承前两种理论的成功之处,而且还能解释多原子分子中出现的键长不同、存在异构体等现象,这是其独到之处,也是其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77.
针对当前没有铝质壳体弹丸破碎性试验破片回收率标准的现状,进行某型铝质壳体破甲弹破碎性试验,认为破片回收率低的原因是回收过程中破片损失和部分金属铝熔化,并从理论上计算铝质壳体在爆炸破裂过程熔化率,验证试验中破片回收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8.
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中搭建薄壳箱体的刚柔耦合虚拟仿真模型,进行动态响应仿真分析。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搭建薄壳箱体动态响应试验台架,并进行动态振动试验。利用Q-400非接触式测试系统测量台架试验结果。对比仿真分析和试验测量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针对某型激光半主动式末制导炮弹偏流问题,基于考虑末制导炮弹各个典型弹道飞行阶段的刚体弹道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该末制导炮弹偏流的基本特点;探讨偏流形成的原因,确定影响其大小的关键因素,并对计算偏流所需要的数值积分时间步长进行了探讨。有关结论对准确编拟末制导炮弹射表所需要的偏流有直接应用价值,对新型末制导炮弹的弹道设计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针对某尾翼式火箭增程迫弹弹道飞行失稳的现象,建立了火箭增程迫弹的六自由度弹道模型,仿真分析了该弹丸的摆动角变化规律、全弹道静稳定度、动态稳定度,共振转速、平衡转速等,最终确定共振为该弹飞行失稳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弹丸共振的产生,研究确定了该弹的最佳转速范围,通过最大射程及密集度试验结果表明平衡转速为8r~10r时,发动机作用对弹丸飞行影响较小,密集度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