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1003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运用Riccati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旋转壳单元的场传递矩阵,推导了肋骨和母线倾角不连续位置的点传递矩阵,在推导中考虑了肋骨各方向可能的变形,编制了用于分析组合加肋旋转壳应力和稳定性的计算机程序(应力程序SAPRi,稳定性程序BAPRi)。利用SAPRi程序和BAPRi程序对潜艇耐压结构的典型结构算例进行了应力和稳定性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或商用软件(MSC/NASTRAN)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该程序结果正确可信,计算速度快,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52.
目前针对渗流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一般都是首先通过渗流计算求得坡体内浸润面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安全系数的求解,所以当坡体后部地下水补给充足时,边界范围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到坡体内浸润面的位置和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由于PLAXIS有限元程序在渗流计算方面具有比较强大的功能,因此采用该软件对边界范围对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精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从算例所得到的结果看,当左边距等于10倍坡高时,安全系数的变化逐渐稳定,左边距的增大对安全系数不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53.
基于网络蠕虫的传播原理建立了一种网络蠕虫传播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到了网络蠕虫在网络中的传播规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该分析方法为网络蠕虫传播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4.
本文介绍一种严格判定非线性模型锁相环电路的稳定性方法──李雅普诺夫判据,给出了二阶、三阶非线性环的详细判定过程及设计原则,并对一些实际电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5.
给出了基于状态评估的复杂任务成功性评估模型,通过任务分解确定相关功能单元,而后利用D-S证据理论对相关功能单元的技术状态展开评估,结合具体任务剖面与技术状态评估结果实现对复杂系统的任务成功性评估。最后以实例表明该方法运用在某型装甲装备任务成功性评估上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6.
为研究埋入式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适用性,总结前人经验并经大量现场调查研究,提出埋入式抗滑桩支护的3种失效模式,即桩后滑体整体失稳、桩顶滑体越顶失稳和桩前滑体滑移失稳;并从失效模式入手,简化埋入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结合定点剪出的破坏假定,用传递系数法分别验算桩周3部分土体即桩后土体、桩顶土体和桩前土体的稳定性。最后在埋入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围绕滑体几何形态、滑面倾角、滑带及滑体力学性质等关键因素,对埋入式抗滑桩的适用条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埋入式抗滑桩置于平缓段有利于其阻隔作用的发挥,保证桩前滑体的稳定性;置于滑体强度大于滑带强度的滑坡,有利于利用滑体较高的土工参数;置于坡面平缓的滑坡,有利于桩顶滑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957.
分析了由模型到仿真程序的问题的基本原因,指出了模型校核的必要性。对模型校核中的稳定性问题、系统状态不连贯问题和代数环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针对一个二阶线性连续系统模型的离散化,通过模型校核,发现了隐含其中的稳定性问题,进而指出了相关稳定性理论在应用上的局限性,给出了解决此稳定性问题的方法,并最终通过模型校核,确认了该解决方法的有效,从而保证了对该二阶连续系统的精确的离散化。  相似文献   
958.
There are multiple damage functions in the literature to estimate the probability that a single weapon detonation destroys a point target. This paper addresses differences in the tails of four of the more popular damage functions. These four cover the asymptotic tail behaviors of all monotonically decreasing damage functions with well‐behaved hazard functions. The differences in estimates of probability of kill are quite dramatic for large aim‐point offsets.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hen balancing the number of threats that can be engaged with the chances of fratricide and collateral damage. In general, analysts substituting one damage function for another may badly estimate kill probabilities in offset‐aiming, which could result in poor doctrine.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0: 306–321, 2003.  相似文献   
959.
Consider a distributed system where many gatekeepers share a single server. Customers arrive at each gatekeeper according to independent Poisson processes with different rates. Upon arrival of a new customer, the gatekeeper has to decide whether to admit the customer by sending it to the server, or to block it. Blocking costs nothing. The gatekeeper receives a reward after a customer completes the service, and incurs a cost if an admitted customer finds a busy server and therefore has to leave the system. Assuming an exponential service distribution, we formulate the problem as an n‐person non‐zero‐sum game in which each gatekeeper is interested in maximizing its own long‐run average reward. The key result is that each gatekeeper's optimal policy is that of a threshold type regardless what other gatekeepers do. We then derive Nash equilibria and discuss interesting insight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0: 702–718, 2003.  相似文献   
960.
装备综合保障基础理论及技术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装备综合保障的定义分析入手,给出了更为合理的装备综合保障的定义,分析了装备综合保障定义的内涵,以及与装备综合保障相关的概念定义。阐述了美军装备综合保障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我国装备综合保障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研究了装备综合保障的基本问题,提出了装备综合保障的基础理论框架、参数体系与模型体系框架、技术体系框架、基础技术体系框架、支撑技术体系与演示验证体系框架、应用技术体系框架。给出了加强装备综合保障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