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H2O2/HTPB固液混合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H2O2催化分解原理,设计了烃类燃料在催化分解的90%H2O2中能燃烧的点火器,然后采用该点火器进行H2O2/HTPB固液混合发动机点火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点火器能够成功启动H2O2/HTPB固液混合发动机,且当混合比偏离最佳混合比后,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52.
分析存在有限速率传质和质漏损失的联合循环化学发动机性能,导出功率、效率最佳关系,最大功率及其相应效率,以及最大效率及其相应功率  相似文献   
53.
某型军用飞机外挂物管理系统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型军用飞机外挂物管理系统典型部位的分析 ,指出了该系统具有的可以增挂更多数量和种类外挂武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对于该型飞机的国产化、军械设备加改装及外挂物管理系统在其它飞机上的移植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抗击军用无人机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于军用无人机的突出优点及其在近期局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许多军事强国将无人机作为主要空袭平台而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现代防空面临来自无人机的严峻挑战.在分析无人机特点及反无人机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抗击无人机的主要战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5.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过程作了简要的理论分析 .以典型的 135型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建立了燃油喷射系统的数学模型 ,并应用特征线法和改进欧拉法 ,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求解计算 ,模拟了燃油喷射系统部分常见故障时的工况  相似文献   
56.
针对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点,通过某大型群车加油车在高原地区的训练使用,分析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力、空气密度和温度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在高原环境条件下使用油料装备其柴油动力的动力性、经济性及低温起动性能受到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7.
针对12V180柴油机原球形预燃室喷嘴因热负荷过大而产生热裂和断裂脱落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燃室-超小型水滴形预燃室.实验证明使用该预燃室,可以大大降低喷嘴的热负荷,提高喷嘴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8.
闭式循环柴油机技术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采用海水吸收的闭式循环柴油机系统,综合分析了系统实现的一般原则和目前的技术状况,并提出了系统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技术检测发动机气缸气密性能的新方法。对电涡流位移传感器拾取的飞轮位移信号直接进行时域采样 ,通过处理和小波分析 ,获得反映发动机启动瞬时转速尺度参数 ,BP神经网络以此作为输入向量 ,从而有效地检测发动机气缸气密性能。  相似文献   
60.
环形串联直缸发动机具有功率密度高、惯性力小等诸多优点,但其运行时气缸转子始终绕输出轴周向转动,使得传统发动机静态的配气方法不再适用。因此,研究设计一种能够满足该型发动机进排气需求的新型配气系统意义重大。针对该型发动机独特的环形串联结构和差速运动特性,研究了各转子气缸的容积变化规律,分析了各转子气缸进排气相位与转子转角之间的关系,创新设计了一种基于气道复用的动态位置配气系统。根据二冲程发动机配气方案设计加工了配气系统零部件,并通过高压气动实验完成了对该型发动机的动态进排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给定外加驱动气压0.25 MPa时,发动机能够以约200 r/min的速度稳定运转,有效验证了该配气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