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针对混响及噪声环境下的多声源定位与计数问题,引入局部信噪比追踪及相关性检测模块,提取出传统广义互相关角度谱中受噪声及声源互扰影响较小的时频支撑域;同时引入双宽度匹配追踪方法替代传统的峰值搜索,改进后续定位与计数的精确度。仿真研究验证了综合应用滤波后的角度谱及双宽度匹配追踪的多声源定位与计数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在较低信噪比、较强混响以及较多声源数的环境中更加精确及稳健。  相似文献   
42.
针对飞行器绕本体轴高速旋转的飞行过程出现的严重耦合干扰问题和大角加速度和大角速度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简化不确定性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使用超球面分布采样点和线性转移等方法简化算法采样计算和采样点的权值计算,提高算法效率;利用模型噪声和线性方程,通过一步预测进行自适应设计,计算滤波值和误差方差矩阵;使用次优噪声估计器推算过程噪声;对过程噪声进行正定判定,防止算法发散。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改进的自适应简化不确定性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有效减少滚转角解算误差和耦合干扰,提高飞行器着陆点的精度。  相似文献   
43.
角度闪烁干扰对地空导弹火力拦截能力的影响,是电子对抗部队迫切需要解决却又缺乏系统研究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首先在研究杀伤区纵深和掩护扇区受干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机闪烁干扰对地空导弹射击目标脱靶量及射击次数的影响,然后建立了角度闪烁干扰条件下地空导弹对目标的合成杀伤概率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得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可为空袭作战中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基于模态分析的挠性接头角刚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挠性接头是动力调谐陀螺的关键元件,刚度是其重要指标。针对挠性接头角刚度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动态角刚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阶跃激励,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测量挠性接头的振动并采集数据,然后对采集数据进行数字滤波、FFT变换和频谱细化,计算出挠性接头的动态角刚度,同时相应地求出了角阻尼比系数。该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采用静态测试法测量挠性接头角刚度所带来的问题,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测试效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45.
炮控系统是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和射击精度。对比了炮控系统角位移量测量方案,并对CCD坐-标靶方法作了改进,既能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又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46.
目标的角闪烁在近距离对跟踪雷达产生严重的影响,不能有效抑制角闪烁将有可能导致角跟踪失败。研究了2种抑制角闪烁的方法,即利用RCS和角闪烁之间的相关性抑制角闪烁方法及利用过门限相参信号各点计算角误差并使用这些角误差的均值解算角误差的方法。通过实采近距离大型渔船数据对比了2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过门限相参信号各点计算角误差并使用这些角误差的均值解算角误差可更好地抑制角闪烁。  相似文献   
47.
目标角速度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现有坦克火控系统中目标角速度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种提高测量精度和射弹命中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计算j~n组态总角动量J的允许值通常采用列举法,对j,n大的组态计算十分繁琐。本文提出计算j~n组态J的允许值的递推方法,使计算大为简化。在VAX-11/730机上完成J=1/2~15/2分类的CPU时间,用本文方法为3秒,用列举法[1]为1分50秒。列出了j=1/2~15/2分类结果,并发现文献[2]表6有三处差错。  相似文献   
49.
飞行器栅格翼三维复杂流场的气动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计算作用在飞行器和栅格翼上的气动力,采用时间相关法数值求解完全气体的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并运用通量守恒的分区计算方法,将复杂的飞行器和栅格翼系统分解成八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计算区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建立包含框架热致耦合变形的导引头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分析模型,重点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角接触轴承几何参数及摩擦力矩的影响。以反射镜式导引头为例进行摩擦力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润滑脂黏度的上升是导致伺服机构在低温时摩擦力矩剧烈上升的主要原因,框架耦合变形占比较小。搭建基于电测法的摩擦力矩测试系统,用快速温变实验箱模拟环境温度,测量伺服机构摩擦力矩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摩擦力矩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