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自适应跳频通信受扰信道无源确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及时确认被干扰信道是自适应跳频通信躲避干扰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受扰信道无源自适应预测评估算法 ,无需发射信号就可以识别干扰信道并预先躲避 ,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方法简单 ,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揭示了神经计算的本质──并行分布处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时间步的概念。分析了映射算法的两个重要概念──负载均衡和通讯开销,并提出了映射分配准则。在神经网络的映射分配中引入图论的有关思想,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神经网络映射算法──吸收算法。最后给出了重要的试验结果,这些数据表明吸收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映射算法。  相似文献   
103.
建立了军机驾驶员通讯用语词汇库及与故障相关的通讯用语词汇库,并对其中的主要词汇进行了汉语语音语谱分析。对影响军机驾驶员语音清晰度(可懂度)的有关因素——喉头送话器、座舱噪声、塔台录音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为喉头送话器和座舱噪声,指出应改进送话器的方向且不能采用常规的固定参数滤波器来滤除座舱噪声。  相似文献   
104.
以超短波潜对岸通信和超长波岸对潜通信为基础,概述了激光通信的发展、激光传输的特性、激光器件特性和接收滤光器特性及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5.
给出了系统模型结构的定义,并分析了防空C3I中时分多址通信网络的系统模型结构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报告了最新研制的多功能智能仪,它有较多接口:键盘,显示器,打印机,A/D,D/A,并行口,串行口,内存空间达64k。多功能智能仪有广泛用途,文中给出了它在卫星通信地球站中两个应用实例及有关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讨论了前馈序列的周期性问题,找到了使前馈序列获得最大周期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从移动台和基站接收机输入端载干比以及T S Rappaport和L B Milstein提出的信道传输模型出发 ,对码分多址 (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非对称划分办法 ,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分析表明 :上、下行链路带宽划分有效地提高了码分多址 (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09.
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对CFAR检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形成的假目标干扰对雷达CFAR检测的影响和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生成机理,给出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产生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雷达一次搜索周期内虚警、漏警造成的检测代价作为检测性能指标,分别分析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有序恒虚警检测器、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在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干扰下的检测代价。着重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关键参数对检测代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间歇采样转发产生的多个假目标显著提高了雷达的检测代价,检测代价受转发占空比、转发功率的影响较大,而受转发频率影响较小。在三种恒虚警检测器的对比中,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相对于另两种检测器的检测代价更大些。  相似文献   
110.
地表反射引起的波瓣分裂效应对UHF波段雷达干扰站干扰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必须研究改善的方法.首先讨论了多路径传输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表反射的干扰方程模型;其次提出了单波瓣覆盖和零点填平两种改善波瓣分裂效应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