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运用Morison公式,提出波浪扰动作用下,考虑弹体运动与波浪耦合的导弹出水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对小型潜射导弹的出水过程进行仿真和分析。以弹体姿态变化为例,研究弹体运动与波浪间的耦合关系对波浪扰动作用的影响,分析海情等级、波浪相位、出水速度、出水姿态角等因素对导弹出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弹体运动与波浪间耦合关系的出水动力学模型更加准确;潜射导弹的小型性和快速出水特性有利于降低波浪对导弹出水姿态的影响;对快速出水的潜射导弹,波浪扰动分析时须考虑海情等级、出水时间和波浪相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建立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防空导弹气动反设计方法,对世界几种典型防空导弹气动外形进行了反设计研究,计算了气动特性参数,进一步通过综合对比,剖析了气动布局以及气动外形的主要特点,最后给出了总结和启示,可作为工程设计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3.
履带车辆行驶路面多为山地、丘陵等非人工构筑路面。以该类行驶路面为研究对象,利用Kane-Huston方法对履带车辆进行逆动力学分析,给出履带车辆行驶路面的测量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间接进行行驶路面测量的方法,并在某车辆试验场预设行驶路面进行实地测量。通过测量结果的计算和比较,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弹药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基于弹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进行分析,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二阶弹药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专用软件Vensim对该模型进行数学建模与仿真实验,得到系统稳定、出现震荡及溢出现象时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表明:影响弹药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是弹药库订货决策的参数,与外部需求无关。  相似文献   
75.
现有文献中的翼伞建模方法多数是针对不带动力情况下的翼伞建模,不能适应动力翼伞的飞行控制。为了实现动力伞的有效控制,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动力学模型。假设翼伞承载物和软翼之间具有2个自由度,分别建立软翼和承载物体坐标系下的作用力和力矩的平衡方程,通过体坐标系转换和消除翼伞内部状态量,得到有利于实现翼伞控制的8自由度非线性状态方程。仿真表明模型的飞行曲线与飞行实验的结果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简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分析了导弹作战体系的构成以及各子系统对体系的贡献效能;针对导弹体系对抗作战效能仿真,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导弹体系对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在不同对策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导弹体系结构优化、体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宏观控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武器装备作战能力差距为牵引,以全寿命周期阶段对作战能力的影响为主要依据,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控制分析模型,客观、合理地描述了全寿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对武器装备全寿命费用宏观费用控制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78.
为了得到合适的"计算机实验"的"试样"进行固体炸药冲击起爆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对REBO模型进行了NVE,NVT两种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对比,同时还进行了不施加任何人工干预,系统的演化完全由运动方程驱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讨论了根据对"试样"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当模拟方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79.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a set of jobs on a single machine on which a rate‐modifying activity may be performed. The rate‐modifying activity is an activity that changes the production rate of the machine. So the processing time of a job is a variable, which depends on whether it is scheduled before or after the rate‐modifying activity. We assume that the rate‐modifying activity can take place only at certain predetermined time points, which is a constrained case of a similar problem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decisions under consideration are whether and when to schedule the rate‐modifying activity, and how to sequence the jobs in order to minimize some objectives. We study the problems of minimizing makespan and total completion time. We first analyz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both problems for most of the possible version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blems are NP‐hard even for some special cases. Furthermore, for the NP‐hard cases of the makespan problem, we present a pseudo‐polynomial time optimal algorithm and a fully polynomial time approximation scheme. For the total completion time problem, we provide a pseudo‐polynomial time optimal algorithm for the case with agreeable modifying rates.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5  相似文献   
80.
棱纹面与洛仑兹力对湍流边界层特性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氢气泡技术对棱纹面平板以及施加行波式洛仑兹力的平板水边界层开展流动显示实验研究,探讨棱纹面与行波式洛仑兹力影响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棱纹面与洛仑兹力促进了边界层由层流向湍流的转捩;而对于湍流边界层,在一定的无量纲参数范围内棱纹面与行波式洛仑兹力都能实现边界层的局部减阻,相应地湍流边界层粘性底层低速条带平均间距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