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防务技术》2022,18(10):1895-1913
The cell-type continuou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ystem is a demonstration device capable of generating high-power millimete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f a specific wavelength and observing their effects on living organisms. It irradiates a biological sample placed in a 30 × 30 × 50 cm3 cell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the 3.15-mm-wavelength region (with an output of ≥1 W) and analyzes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f the sample. A vacuum electronic device-based coupled-cavity backward-wave oscillator converts the electron energy of the electron beam into radiofrequency (RF) energy and radiates it to the target through an antenna,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absorption of RF energy in the skin. The system causes pain and ultimately reduces combat power. A cell-type continuous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four parts—an electromagnetic-wave generator, a high-voltage power supply, a test cell, and a system controller—generates an RF signal of ≥1 W in a continuous waveform at a 95-GHz center frequency, as well as a chemical solution with a dielectric constant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kin of a living organism. An increase of 5 °C lasting approximately 10 s was confirmed through an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262.
We apply dynamic proximity calculations (density and clustering) from dynamic computational geometry to a military application. The derived proximity information serves as an abstract view of a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battlefield that can help a military commander achieve situation awareness. We employ Delaunay triangulation as a computational tool in our framework, and study its dynamic update in depth.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4.  相似文献   
263.
电流密度方程的相对论协变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相对论协变性原理出发,得到了电流密度方程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自洽展开式.研究表明,只有在考虑了磁场对电流密度的影响情况下,才能得到电流密度四维矢量的自洽的相对论协变式.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电流密度关于电磁场的三阶近似方程应该包括电场强度的三次方非线性项.  相似文献   
264.
从脉冲信号对屏蔽双绞线的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实验脉冲信号发生器作为干扰源对基于非屏蔽双绞线和不同接地方式屏蔽双绞线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非屏蔽双绞线和屏蔽层不接地屏蔽双绞线电磁脉冲耦合效果基本相同,屏蔽层双端接地可以抗脉冲信号的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  相似文献   
265.
根据风洞现场测控系统的特点,对风洞现场的电磁干扰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并在风洞中进行试验,得到了相关的试验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影响风洞现场测控系统的电磁干扰源主要是大功率变频装置,耦合途径为空间辐射和电源线传导.  相似文献   
266.
通过测定46#机械油基础油与PAO8(8#聚α-烯烃油)不同比例混合后油品的黏温性能,研究了黏度偏差率随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国际通用黏度调和计算模型能较好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黏度,黏度偏差率最大值为3.56%;而美国标准局的黏度调和计算模型在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黏度计算上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267.
为提高电磁注入法的应用频带范围,提出基于定向耦合原理的电磁注入方法,并以某天线及其射频前端构成的互连系统为试验对象,利用单定向耦合器作为注入装置进行了辐照和注入试验,试验证明该注入方法能够准确替代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进而,理论分析耦合装置的特性并对该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其工程实用性.最后,设计耦合装置的指标并计算了对应的散射矩阵,制作完成注入装置的样机.结果表明:耦合装置监测端电压与等效源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受试设备状态的影响.将两单定向耦合器级联作为注入装置,并以监测端的功率作为等效依据,可保证监测结果在高频时不受线缆上驻波的影响,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68.
破片式战斗部对空中飞机的毁伤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破片式战斗部对空中飞机的易损性分析方法、目标毁伤树的基本结构和关键部件的毁伤准则。通过对空中飞机关键部件的简化和对破片与关键部件的交汇分析,建立了破片式毁伤元作用下空中飞机易损性分析计算模型,并运用MATLAB计算仿真软件研究了破片式战斗部作用下空中飞机在不同炸点和不同交汇条件下的毁伤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269.
作为高空气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气球在地面发放前充入的氦气量会直接影响其上升速度和驻空高度,进而影响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充氦气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十分必要。建立了高空气球上升过程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气球初始升速的理论值,用于与实际初始升速对比,为评估充氦气量计算方法提供依据。归纳了三种较为典型的高空气球地面充氦气量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开展的飞行试验,分析对比了三种方法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提出了浮力补偿规律,完成了对三种方法的评估。通过研究可以对现有充氦气量计算方法进行有效修正,进而为高空气球的实际飞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70.
以某师的网管系统为例 ,介绍了基于 CORBA ORB通信总线结构网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并对其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如网管信息模型的建立、网管软件的安全性及本系统的不足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