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分析了目前军队院校科研管理资源配置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军队院校建立科学高效优化合理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机制的基本思路:建立基于学科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开放平台和共享机制;建立尊重和适应市场规律、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102.
一种用于求解火力分配问题的混沌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力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用于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混沌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搜索的方法得到新的合法解,充分利用了混沌的随机性和遍历性等特点来改善寻优效率.通过设定逃逸系数,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具有了能够跳出局部极小点到达全局最优点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寻优效率明显高于Hopfield等其他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为发挥鱼雷的作战效能,提出潜射鱼雷有利相遇态势的概念,指出当一次转角射击不能满足鱼雷以有利相遇态势接近并发现目标时,各种自导方式的鱼雷均需要二次转角射击。在给出二次转角射击时机、解算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对预定相遇态势射击的关键----二次转向点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引入基于鱼雷自导探测距离的二次转向点与预定相遇点之间距离的选择方法,使得二次转向点的选择更具合理性和针对性,且适用于包括直航鱼雷在内的各种鱼雷。  相似文献   
104.
海面目标运动和编队阵型的约束特性,使得通过对装订阵型和末制导探测阵型进行点集匹配来选择预定目标成为一种有效途径。但当编队目标释放干扰时,会引起阵型结构发生局部变化,导致目标选择性能恶化。本文基于反舰导弹目标选择需求,分析了传感器导航和探测误差、装订信息误差、编队目标运动和释放干扰等因素所引起的位置点集变形,通过利用阵型中未污染的结构信息,提出了基于几何散列法和结构加权平均Hausdorff距离的编队预定目标选择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传感器导航误差和编队目标整体运动的影响,在编队存在冲淡干扰时能有效提高目标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阵列接收的GPS接收信号中线性扫频(LFM)干扰的抑制问题。LFM信号瞬时频率的估计是抑制干扰的关键,而要准确估计信号瞬时频率,必须抑制接收信号时频分布中交叉项干扰。本文对接收信号矢量进行白化,得到信号矢量白化后的空时频分布(STFD)矩阵。文中推出一个与传统方法获得的判决变量不同的判决变量,用该判决变量可以更加清晰地选出LFM信号在时频分布中的自项。根据时频脊点的分布估计LFM信号频率参数以及信号瞬时频率,之后即可根据瞬时频率构建陷波器滤除干扰。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受交叉项严重干扰的接收信号时频分布映射为清晰的接收信号自项的时频分布,在数据快拍数满足一定要求时可以很好地抑制掉LFM干扰。  相似文献   
106.
以BLUE算法和GDOP为基本定位算法和精度分析工具,评估多基地雷达的定位性能,建立以GDOP最小值最小和有效监控区最大为目标的多基地雷达布站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以下措施可提高定位性能:①增加收发站总数;②采取扇形方式布站;③优先增加部署接收站;④交替部署收发站;⑤通过优化模型优化扇形布站分布角总和.  相似文献   
107.
深空撞击载荷对探测小天体内部物质成分和结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考虑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EFP)可变截面的特性和区分靶后破片来源的基础上,建立了EFP贯穿靶板靶后破片空间分布模型。在靶板厚度30 mm至70 mm、EFP着靶速度1 650 m/s至1 860 m/s的条件下,该模型可以定量预测靶后破片云中各个破片的速度、质量、数量与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速度总是随相对空间位置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对质量、相对数量总是随相对空间位置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有脱空缺陷的方钢管混凝土柱试件进行瞬态冲击作用下的检测试验,提出了根据振动信号频率变化、频谱峰值和WVD时频分布中频率的时间连续性等特征来进行脱空检测的新方法。基于WVD时频分布特性,提出了使用平均频率作为脱空判别指标。结果表明:当方钢管混凝土柱存在脱空,振动信号的平均频率发生明显降低,频谱图中频率成分简单,归一化频谱峰值高,在WVD时频分布三维图上呈现沿时间轴连续的偏平峰。说明该方法对检测方钢管混凝土柱脱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为治理日趋严重的医院供配电系统谐波污染,需要深入了解医院谐波分布。利用FLUKE 43B对某医院进行现场谐波测试,基于所得数据重点分析了医院供配电系统谐波污染和谐波源分布情况,根据医院谐波污染特点总结了治理方法。结果表明:医院供配电系统存在严重的谐波污染。被测量医院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测试所得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为医院供配电系统谐波研究、谐波治理和滤波设备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防务技术》2014,10(2):177-183
Tactical Ballistic Missile (TBM) class target neutralization by the fragment spray of a Fragment Generator Warhead (FGW) calls for quantification of fragment projection angle scatter to finalize the end game engagement logic. For conventional axi-symmetric warhead, dispersion is assumed to be normal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30. However, such information is not available in case of FGW. Hence, a set of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dispersion of fragments. The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with a specific configuration of FGW in an identical arena to quantify the scatter and then verified its applicability to other configurations having a range of L/D and C/M ratios, and contoured fragmenting discs. From the experimental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catter in projection angle follows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75° at Chi-square significance level of 0.01(χ20.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