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同时存在恶意干扰与非法窃听的通信环境,提出一种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 CJ)掩护的保密通信架构,收发信机之间采用跳频技术躲避恶意干扰,并采用协作干扰技术阻塞非法窃听。但该架构的通信带宽较大,会在收发频率振荡器中引起显著的同相和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通道失衡。鉴于此,对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接收机处信干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干扰抑制比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的功率远大于热噪声功率。随着收发IQ通道失衡加剧,所提架构的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性能均会急剧下降,当幅度和相位失衡分别达到0.95和π/50时,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均损失了47 dB。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短环路更新间隔下GPU处理效率受限而长更新间隔下传统跟踪环路在高动态场景下不稳健的这一矛盾,提出一种可适应高动态场景的长更新间隔载波相位跟踪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低复杂度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实现跟踪初始阶段多普勒及变化率的精确估计进而消除大部分信号动态,在跟踪过程中采用4阶卡尔曼滤波对残余信号相位及动态进行精细跟踪。经仿真验证,200 ms更新间隔下,可实现多普勒一次/二次变化率分别达800 Hz/s、64 Hz/s2正弦运动场景下载波相位的快速稳定跟踪,1次更新即可收敛,跟踪灵敏度低至23 d B-Hz,相位跟踪精度远优于传统3阶锁相环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炮口振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轮式突击炮行进间射击多体动力学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合理性。路面谱采用谐波叠加法建模,在不同路面条件和火线高情况下进行了仿真计算,获得了两种因素对行进间射击炮口振动的影响规律。构建了垂向稳定器模型,进行了联合仿真,对比了有、无稳定器两种情况下的炮口振动。结果表明:炮口振动幅值随路面粗糙度增大而增大;火线高对炮口振动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垂向稳定器能有效控制炮口振动,相较于无稳定器情况,开炮前炮口最大高低角和高低角速度幅值分别降低了94.1%和97.4%,开炮后炮口最大高低角振动幅值降低了16.2%。该研究对轮式突击炮的总体设计起到了一定理论支撑,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带内双频电磁辐射对雷达的虚警干扰规律,以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效应试验,研究了虚警目标的电平变化规律、波形特征以及出现位置规律。结果表明:受试雷达在带内双频电磁辐射作用下,不考虑互调干扰时,至多产生两个位置随机的“山丘型”虚警目标,两者距离差与双频干扰频差有关。双频干扰中两分量互相压制,即当任一干扰分量强度恒定时,随着另一个分量的增强,前者形成的虚警目标电平缓慢下降,最终降速基本恒定,而后者形成虚警目标电平逐渐升高,直至电平恒定;若双频干扰信号两分量同比例增强,则两个虚警目标电平均在初期近似线性上升,而后增速逐渐降低至零。  相似文献   
15.
一只旋转调谐磁控管,既可在若干特定位置间转换以实现跳频定点工作,也可连续旋转实现频率连续捷变,同步机构成的误差电压产生电路所具有的机械隔离作用,恰能使跳频与捷变频两种工作状态的驱动装置相互兼容。为了简化设备,给出了一种采用差动齿轮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6.
鉴于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和不完善性 ,用信息论的观点思考这一问题。依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原理 ,通过引入信息熵的概念 ,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在综合考虑系统动态品质和稳定边界要求的基础上 ,给出了一般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定义 ,并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使模糊控制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定义,分析了用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表征雷达跟踪性能的可行性,并对角误差信号的模拟方法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一个可以测试幅频特性、暂态特性、雷达跟踪目标最大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测试系统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形如X'(t)∈-Ax(t)+F(t,x(t)),0≤t≤T,X(0)=x0的微分包含解的存在的局部性和整体性的结果,并在某种条件下研究了解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雷达信号特征提取是雷达信号识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识别效果的好坏。在研究直方图算法分析雷达信号特征的基础上,提出2种改进的直方图算法:截断直方图算法和窄带直方图算法,并用仿真实验分析影响算法性能的4个因素,验证了直方图算法提取雷达信号参数特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卫星天线指向复合控制全物理仿真系统是验证多体卫星天线指向复合控制方案的关键设备.首先从力学的角度研究了该系统试验时影响天线指向与定点控制精度的几个不理想因素,并对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其误差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律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高精度天线指向复合控制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天线指向复合控制全物理仿真精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