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每次行驶在路上,沿途的司机都会向官兵伸出大拇指,说:"兵哥真帅!"甚至有一次,一位热心的司机观看完官兵训练,当护卫队编队归营时,司机还主动为官兵开道,一路护送车队,让官兵好不感动。教练是复员10年的老兵2014年5月,新兵毛明楠和队友们被集中到京郊某基地训练,担负此次教练任务的是已经复员10余年的原国宾摩托护卫队老兵王清波和岳伟。根据上  相似文献   
32.
日复一日,正是凭着这分锲而不舍的韧劲,我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我带着一批半兵半民的"老班长"把一个默默无闻的集体建设成"基层先进连队";而后转战防化危险品销毁工作,日日与死神打交道,确保安全圆满无事故。大山深处的19年,我用行动证明了"小山沟"里也能干出"大精彩"。那年,我军校毕业被分配至新单位,隐约记得在山路上过了十八道弯才见营区,一眼望去,四周山峦起伏,遍地松柏葱茏,仿佛原始森林一般。营区看不见热火朝天的训练,听不到震耳欲聋  相似文献   
33.
正请战友们爆料围观写信: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8号《解放军生活》杂志王璇(100081)邮件:wangxuan_pla@sina.com电话:010-66801092(马长再沙雪)涿州市人武部:让优秀军事文艺作品助推学子成长近日,涿州市人武部与解放军出版社合作开展"军事书刊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通过阅读军事书刊,感受军营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为4所中学203个班订阅了《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文艺》《橄榄绿》杂志,在图书室设置"国防书柜"。据介绍,涿州市下一步将组织军队期刊编辑与学生互动,增强军事书刊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4.
前方侦察图像实时传输到指挥所;通信中断后及时实现无线覆盖;自带太阳能设备持续为供电系统充电……国庆节前夕,浙江某预备役师自行研发的多功能应急指挥车,再次驰骋演练场,成为畅通无阻的前进指挥所。  相似文献   
35.
第十三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经过为期近半年的推荐申报、审核、公示、网络投票、评委投票等环节,最终从全国100家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三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全国20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相似文献   
36.
郭建宁同志担任化学班班长近20年,多年来多次获得质量先进个人、党员先进个人等称号,并在工艺创新、党员工程项目中多次奖项。这位老"军人"将自己一辈子的心血倾注于化学热处理、化学班,真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好班长!  相似文献   
37.
正这是一片常人难以抵达的秘境,加上"军事重地未经许可不许进入"的限制,它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它地处大凉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中,是中国西南战区最大的野战训练场。在我三天的苦苦等待之后,雨停了,天开了,一扇神秘之门终于向我敞开——成都军区西昌训练基地,隶属于成都军区司令部,是整个西南战区最大的高寒山地野外训练场:训练区域分为五个训练场,我要去的是最具西南山地典型地形、地貌的瓦吉木训练场,海拔在2300米到3200米之间。从基地组建开始,这里就被演习驻训部队用许多军事术语和数字标高赋予了它新的名称,3036阵地、高  相似文献   
38.
正最后一次见到张建时,他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房里。双颊深陷,本已不太结实的身板更显瘦弱。即使眼珠内的跟白已经变成黄色,跟睛里仍有青春阳光的神采。他仿佛一眼看穿了笔者的难过和不安,用浅浅的微笑安慰着。那丝笑容,成为定格在笔者脑海中关于他的最后印象。2014年4月15日,二炮某基地作战保障团警防营技术空助理工程师张建因长期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导致身体透支、积劳成疾,献出了他年仅32岁的生命。  相似文献   
39.
连队传家宝     
正60年前,二连奉命赴川修筑成渝铁路秦岭段,面对高山密林、悬崖峭壁、野兽出没等艰苦异常的施工条件,22名党员骨干自发组成的"党员先锋队",披星戴月赶工期,用一盏盏马灯点亮了蜀山秦岭。当时,在铁路穿过难以施工的隧道前,连队战士用铁锤和钢钎打炮眼,开出路堑。在蚊虫密布的泥沼丛林中,战士们双脚泡在泥水稀烂的坑里,强忍着疼痛,排水挖泥、运送沙石、填筑路基。在党员队伍的带动下,全连官兵硬是将工期缩短三分之一,连队受到刘伯承元帅通令嘉奖,被原西南军区授予"筑路先锋连"荣誉称号。而这马灯便成了官兵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历史见证者。  相似文献   
40.
正翻阅普成斌的"做目标"笔记本,笔者发现在一空白页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逗号,落款时间是他参加"金鹰-2013"国际侦察兵比武载誉归来后被破格提拔为连长的日子。对此,普成斌很平静地说:"我是想告诉自己,这不是终点,奋斗还要继续!"从一名大山沟里的彝族少年到精武标兵,从一名普通战上到标兵连连长,从名扬国内赛场到扬威国际擂台,第十四集团军某旅十连彝族连长普成斌,像一只苍健的雄鹰,冲上云霄,翱翔蓝天!然而,当笔者问到普成斌的精武"秘诀"何在时,这名黑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