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外GPS/INS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别介绍国外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了在导弹和其他武器装备中广泛使用的GPS / INS复合制导技术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2.
“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的出台,切断了军内涉密信息与互联网络之间的流通途径,及时遏制了我军网络失泄密案件频发的态势。然而,“十条禁令”是只堵不疏的措施,给广大官兵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十条禁令”前提下的信息安全保密疏导策略,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为广大官兵安全地共享互联网资源寻求途径,这些措施对消除部队信息安全保密隐患,从根本上保障我军信息安全保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针对防区外多导弹协同突防要求导弹能够成功突破敌防御系统并击中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目标的复合制导规律。首先,在敌雷达探测范围的边缘设置虚拟目标,将导弹制导过程分为制导段Ⅰ和制导段Ⅱ。然后,研究了一种基于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控制的制导规律,使导弹在制导段Ⅰ按指定时间和角度追踪到虚拟目标,导弹转入制导段Ⅱ后在以攻击时间最短为指标函数的最优制导规律导引下攻击真实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制导规律大大提高了多导弹的整体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44.
油库高黏油品黏度大、凝固点高,在常温下管输水力损失大,必须加热升温降黏后才能实施管输、收发及灌桶作业.分析了黏油蒸汽加热的不利因素,研究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输转理论与工艺技术,开拓了热边界层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研制了基于热边界层减阻理论的黏液输转装置,建立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工艺水力和热力数学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热...  相似文献   
45.
在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中,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常值误差是制约系统最终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在无阻尼惯性导航系统中,惯性器件对平台误差角、速度误差和定位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在初始对准后,因惯性器件常值误差引起的系统固有误差和这类固有误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经度误差随时间有振荡发散现象外,其它误差均为周期振荡有界。利用给出的结论,在设计惯性导航系统时通过分析系统误差要求,对于选择惯性器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在分析剩余射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弹道特征参数弹道高y及速度矢量分量Vx和Vy为解释变量,以回归分析方法为数学工具,建立脉冲末修弹剩余射程预测模型。以目标点与弹丸预测落点之间的差值为广义弹道偏差,结合数值仿真,对落点预测导引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回归分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
中远程空空导弹目标截获概率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中远程复合制导空空导弹截获目标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捷联惯导误差模型、载机雷达观测误差模型、雷达导引头误差模型等,提出了用蒙特卡洛法的方法计算截获概率,并给出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分析捷联惯导、载机雷达等对目标截获概率的影响提供了方法和支持.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导弹在视场角约束下的三维攻击时间控制问题,提出一种三维非线性滑模导引律。利用攻击时间误差设计滑模面,推导出三维形式的俯仰和偏航加速度指令;通过对所设计制导律进行简单修正,解决了零初始前置角引起的奇点问题;从数学上证明了该导引律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讨论了导引律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分析了与纯比例导引法、解耦三维导引律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导引律能够在视场角约束条件下有效实现攻击时间增大或减小的控制;俯仰和偏航平面的耦合程度越强,该导引律控制能耗小的优势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49.
Person-borne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s (PBIEDs) are often used in terrorist attack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is study aims to predict the trajectories of PBIED fragments and the subsequent safety risks for people exposed to this hazard. An explosive field test with a typical PBIED composed of a plastic explosive charge and steel nut enhancements was performed to record initial fragment behaviour, including positions, velocity, and trajectory angles. These data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full trajectory of PBIED fragments using a probabilistic analysis. In the probabilistic analyses a probability of fatality or serious injury was compu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presented, many practica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or instance, regarding safe evacuation distances if a person were exposed to a suspected PBIED.  相似文献   
50.
在地地弹道式导弹与航空母舰攻防对抗中,需要研究航母是否在导弹进攻的有效区内。针对具有末制导的弹道式导弹具有再入机动变轨特性,建立了导弹再入机动飞行模型,提出了导弹在不同的再入条件下,对其飞行弹道及机动能力进行仿真计算的方法,通过仿真确定出了导弹打击航空母舰的有效区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导弹在以不同的再入姿态、不同的再入飞行高度实施末制导时,导弹落点的有效区域、边界外形及有效区的变化范围。从所得结果来看,所建模型及仿真方法正确可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弹道导弹打击航空母舰战斗群作战保障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