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针对应用层组播报文转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应用层组播转发速率的新机制.该机制降低了应用层组播报文从主机内存到网卡缓冲区之间数据复制的次数,节省了CPU处理开销.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能够降低应用层组播延迟和提高应用层组播转发速率.实验验证了该机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采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制备Ni-Co-MoS2复合镀层,系统试验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i-Co-MoS2复合镀层在滑动摩擦条件下,摩擦因数主要取决于镀层中MoS2微粒的含量、滑动速度和载荷;MoS2微粒的减磨作用,可有效改善镀层的耐磨性;在滑动摩擦条件下,Ni-Co-MoS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将随MoS2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地球扁率摄动下分布式卫星系统(DSS,Distributed Satellite System)相对运动的Hamilton动力学模型,给出DSS相对运动的Hamilton正则方程;针对地球扁率摄动下DSS相对运动的两点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函数的打靶求解法,应用该方法对地球扁率摄动下DSS高精度构型调整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有效避免维数灾难问题。  相似文献   
64.
运动液滴蒸发时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突然置入气体环境中的运动液滴的非稳态蒸发过程进行了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初始瞬间液滴非稳态蒸发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在一定情况下,运动液滴突然置于气体环境中的初始瞬间,由于气液界面上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浓度差,使得液滴在初始瞬间的蒸发速率很大,将会使气液界面的温度有所下降,这一温度的下降范围与液滴的初始温度、环境的初始温度以及液滴的运动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65.
采用大涡模拟数值计算二维空间发展的超声速混合层,重点分析横向扰动对混合层的标量结构、标量厚度以及标量体积卷吸率的影响。采用理论模型验证了数值方法在计算标量混合特性方面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横向扰动频率和振幅明显影响着混合层的标量增长率和卷吸率。高频扰动增大了混合层近场标量增长率和卷吸率,但是低频扰动改善了混合层远场标量增长率。大尺度涡卷吸过程对混合层标量卷吸率起决定作用。多频扰动有效地增强了超声速混合层的标量混合。  相似文献   
66.
埋地高压天然气经小孔泄漏会导致土壤冻结形成冻土,应用一元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知识建立了天然气小孔泄漏吸热率模型和土壤稳态温度场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天然气输送压力小于临界压力,小孔泄漏吸热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天然气输送压力大于等于临界压力,小孔泄漏吸热率达到最大值;冻土厚度随土壤热导率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但土壤热导率对其影响较小,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7.
回顾了近几年本研究团队在高超声速飞行器若干气动难题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在边界层转捩方面,测量了边界层转捩现象,研究了攻角效应对圆锥边界层转捩的影响,获得了边界层转捩的脉动特性以其对飞行器表面热流和摩阻的影响。在激波-边界层干扰方面,分析了突起物形状变化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复杂外形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68.
In the ten years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th Africa's first inclusive democratic government, an ambitious, extensive and systematic process of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governance of security. The process is widely regarded as having been successful and a model for other processes of ‘security sector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forms of governance to democratic ones.

That this been achieved with hardly a shot fired in anger is a remarkable achievement and a credit to visionary political leadership as well as organisational capacity, in other words to effective security governance.

At the same time, progress has been uneven and sometimes fragmentary, policy intentions and commitments have not always been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the end results have not been to everyone's liking, and transformation has engendered its own pathologies. Thus several challenges remain in improving securit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oad overview of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various actors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security sector, including the executive, parliament and civil society. It examines the main policy frameworks and touches on organisational transformation, because it is impossible to deal with governance in isolation from these issues. Policy processes and the frameworks they give rise to—in particular—are critical for effective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defence, safety and security and intelligence field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would need to include the governance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foreign policy. The article does not seek to make an overall evaluation of governance, but to identify achievements, shortfalls and challenges.  相似文献   
69.
通过有限源排队系统的理论,分析油料供给工作中在满足一定的可靠性要求下的最优设计与最优分配问题,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求数值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0.
通过分析大空间场所的特点,并选择FDS软件作为研究工具分别对集热罩边长为200、400、600、800mm;边缘厚度为40、50、60mm;喷头距火源的垂直高度为6、7、8、9m;喷头在火源正上方以及与火源的水平间距为2.2m时喷水灭火系统喷头启动时间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集热罩对大空间场所中喷头的作用效果,为集热罩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