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液体推进剂爆炸火球的内部温度,辐射温升和辐射热流密度的试验测量方法,试验测量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并给出了50kg,100kg,300kg液体推进剂(N2O4/UDMH)爆炸火球的热传递参数的部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2.
对某型舰利用6—150C柴油发电机冷却水余热作为低品位热源进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进行了热力计算和节能分析。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6—150C柴油发电机组冷却水余热作为某型舰吸收式空调机组的热源是可行的,它不仅满足该型舰制冷量的要求,还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3.
为了充分利用锅炉排烟余热,可将船用锅炉通风系统中配备一台燃气涡轮,在高负荷时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即从经济器管束排出的烟气)流经该涡轮时所作的功可带动通风系统的压气机,但在低负荷时压气机需由燃气涡轮和辅助汽轮机联合驱动.经对该通风系统的压气机、燃气涡轮和汽轮机进行有关热力计算,结果表明:在锅炉通风系统中采用燃气涡轮来利用进入烟囱前的锅炉排烟余热,可以显著降低锅炉烟囱排烟的温度和节省蒸汽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74.
针对现有大气密度探测方法的精度低、成本高、时空一致性差等不足,提出基于高超声速再入圆球的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探测方法。根据再入运动方程沿弹道迭代计算大气密度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测得高度90 km以下的大气密度,测量精度在6%以内。对带有偏心配重块的圆球建立沿弹道的六自由度运动分析模型,结合气动力热数值模拟确定了双天线罩布局方案;并进一步对带双天线罩的偏心圆球实现了沿弹道的热传导数值计算,提出热防护方案,证明了探测方案的可行性。提出的大气密度测量方法可以为建立临近空间高精度大气密度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从扫雷控制设备实际工作环境的背景出发,就解决大功率控制热设计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具有重要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电桥材料和结构可影响电火工品的发火感度,依据电火工品发火能量平衡方程,对几种常用材料不同电桥形状对电火工品(EED)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桥材料和电桥结构能够降低EED的发火感度,为EED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对高温燃气与带有平行冷却通道的再生冷却面板之间的三维耦合传热开展了数值研究,其中冷却通道内冷却剂为超临界压力煤油,并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冷却面板构型对耦合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燃气侧壁厚以及冷却通道宽度和高度的增大,燃气侧壁面温度升高,热流密度降低。研究还发现:冷却通道不同壁面传递给煤油的热量占比几乎不随燃气侧壁厚变化,但随冷却通道宽度和高度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78.
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近年来在不可逆热机理论、回热式燃气轮机循环分析、类热机装置分析和广义热力学优化理论研究中的一些进展 ,并简要阐述其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79.
对影响柴油机放热曲线精度计算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对影响放热率计算的主要问题如动态上止点修正、示功图光顺处理两个主要环节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解决方法 .  相似文献   
80.
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热损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粘液体管道输送中,利用热边界层减阻需确定热流量的计算。热边界层流动中管道的各种热损失是总热流量的一部分。热损失有管内、管外及保温层三种形式。管外热损失是向周围的空气散发的,通过对流的形式发生。管内的热损失是导热或对流。保温层的热损失主要是导热。利用热边界层理论的成果,给出了各种传热系数和管道热损失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多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