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防务技术》2020,16(1):35-42
Ballistic impact induces complex stress states on fiber-based armor systems. During impact fibers undergo multiaxial loading which includes axial tension, axial compression, transverse compression, and transverse shear. Transverse compression induced by the projectile leads to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d fibrillation of fibers resulting in degradation of material tensile strength. Previous work (Sockalingam et al. Textile Res. J 2018) has shown a reduction of 20% i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Dyneema® SK76 single fibers subjected to 77% nominal transverse compressive strain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quasi-static transverse compression on Dyneema® SK-76 yarns, unconstrained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indicate an average of 4% reduction in tensile strength of yarns compressed to 77% nominal strains. In this work we use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technique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in residual tensile strength between single fibers and yarns observed in laterally unconstrained transverse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Finite element study of the transverse compression response of single fibers and yarns indicate that local strains developed in fibers within the yarn are much lower than the local strains developed in single fibers subjected to a given nominal strain and may explain the less reduction in strength observed in yarns.  相似文献   
522.
研究开发了一种FeAlCrNbB新型喷涂粉芯丝材,并结合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工艺制备了该材料的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和常规FeAl涂层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FeAlCrNbB涂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拉伸结合强度、低的孔隙率,组织致密,形成了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相、氧化物以及少量非晶和纳米晶组成的复合结构,由于这种复合结构的材料特征,使涂层具备较好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523.
考虑细观结构变化的原状Q3黄土变形和强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结构性对非饱和原状Q3黄土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做了12个非饱和原状Q3黄土的CT-三轴侧向卸荷试验。在试验剪切过程中,利用CT机对试样进行跟踪扫描,共得到168张CT图像。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细观结构参数,并利用该参数来反映非饱和原状Q3黄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从而得到能反映细观结构性影响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摩尔-库伦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524.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构件截面温度时认为构件材料全部是混凝土,忽略了占截面积比率很小的钢筋,然后以钢筋所在位置的混凝土温度代替为钢筋的温度。人们对这种算法存在的误差大小并不清楚。对400mm×400mm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在四面受火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对比了考虑截面上存在钢筋时构件的温度场与不考虑钢筋而认为材料全部是混凝土时构件的温度场。研究发现,当考虑截面上存在钢筋时所得钢筋温度与采用简化方法所得替代温度差别不大,对构件承载力影响很小,说明这种简化的温度场计算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25.
根据复合材料强度准则中应用最广的Tsai—wu失效准则,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道等径三通强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管道三通在承受内压时,在主管和支管的连接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纤维的缠绕方向不同三通的强度因子会各异,缠绕角在50°~60°时复合材料管道三通的强度最好,此结论可以为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管道三通的设计制造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