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基于PXI总线的雷达装备通用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对部队雷达装备日常性能的检测与维护,充分保障其性能的可靠性,研制开发了基于PXI总线的雷达装备性能检测模块。在对模块的接口电路的设计中,采用目前流行的PCI9030接口芯片,简化了设计难度。经实验验证,采用该方案的各模块都实现了相应的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需要改进的方面是接口电路中热插拔部分性能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2.
“寓教于乐”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教学目标,也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教育游戏的出现为教学拓宽了道路,实践着“寓教于乐”的理念。通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教育游戏的概念与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教育游戏的设计理念与策略,为教育游戏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3.
建立轴对称内聚力单元是进行立贮发动机黏接界面应力分析的重要手段。在变形后的轴对称内聚力单元上建立参考坐标系,推导了单元节点位移在参考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下的转换关系。基于单元分离位移推导了单元内力矢量和单元刚度矩阵。开展了旋转体的分离测试,验证了轴对称内聚力单元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针对立贮发动机,先后开展了轴向加速度以及波浪载荷作用下的发动机结构分析,重点研究了黏接界面上应力的大小以及分布规律。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发动机黏接界面结构分析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34.
针对灭火和抢险救援过程中因建筑坍塌引发消防官兵伤亡的事故频频发生的现况,结合高压气体的受力、传力特点,提出了多级气囊缓冲式抗压防护服的设计构想;探讨了抗压防护服的材料选择和各主要部分的设计,分析了多级气囊缓冲式抗压防护服在实际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中得到运用的可能性,为灭火和抢险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35.
为解决求解双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等断裂参量的困难,在常规单元位移模式中引入界面裂纹尖端位移场,构建加料界面裂纹单元和过渡单元的位移模式,推出了加料有限元方程。采用不同的加料单元和过渡单元配置方案,建立了方形板中心界面裂纹和矩形板单边斜界面裂纹的加料有限元模型,求解有限元方程直接得到应力强度因子,与解析解的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方便地推广应用于界面裂纹的计算分析中。  相似文献   
36.
介绍了基于PIC16F877及RTL8019AS构成的PIC网络组件.使用该组件,可以通过PC或其它设备(如手机等)经网络对某些电器实行远程控制及监测.  相似文献   
37.
粘弹性增量界面元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界面元模型,推导了粘弹性增量界面元列式。算例表明,粘弹性增量界面元法能有效地用于粘弹性不连续介质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38.
从网络课程的基本要求出发,在论述<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该网络课程进行了论证和设计,包括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结构设计、教学页面设计、导航设计及交互设计等.  相似文献   
39.
装甲装备人机界面因素对乘员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甲装备乘员可靠性受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人机界面是外部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进行装甲装备人机界面特性分析,确定了乘员可靠性的人机界面影响因素,并结合人的失误致因分析,通过对装备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对于装备改造和部队乘员选拔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机动管线大量运用于抢险、救灾、作战等特殊场合,顺序输送多种油品(水)是其主要输送工艺.及时、准确地检测和跟踪混油界面是保证输送油品质量、正确进行混油切割、减少混油损失的关键.根据机动管线特点和使用要求,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常用混油界面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波辐射”法,研制出一种新型便携式混油界面检测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