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气流对振动系统的阻尼作用;并以实验声源为基础,以等效电路方法分析了调制气流声源振动系统的弹性系数、磁感应强度、音圈质量、电阻、电感以及绕线方式等参数对音圈振幅的影响;根据调制气流声源的用途差异,提出了用于语音广播和产生大功率低频声波时振动系统各参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解释布尔公式不可满足的原因在很多领域都具有实际的应用需求,而最小不可满足子式能够为诸如电路的自动综合等应用领域中的不可满足原因提供最精确的解释。因此,将两种能够高效求解最小不可满足子式的算法——分支-限界算法与贪心遗传算法,集成到解码电路的自动综合工具中。采用通信领域的标准编码电路作为测试集,将两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运行时间与每秒剔除的短句数方面,贪心遗传算法优于分支-限界算法;不可满足子式在解码电路的自动综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三维集成电路技术实现的三维静态随机存储器,其电路中使用了大量的过硅通孔。目前过硅通孔制造工艺尚未成熟,使得过硅通孔容易出现开路或短路故障,从而给三维静态随机存储器的测试带来新的挑战。现有的过硅通孔专用测试方式虽然能够探测出过硅通孔的故障,但需要特定的测试电路来实现,这就增加了额外的面积开销,同时加大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因此,提出一种使用测试算法来探测过硅通孔开路故障的方法。在不增加额外面积开销的情况下,通过内建自测试电路解决三维静态随机存储器中过硅通孔的开路故障检测问题。结果显示,该过硅通孔测试算法功能正确,能够准确探测到过硅通孔的开路故障,并快速定位过硅通孔的开路位置。  相似文献   
104.
基于PXI总线的雷达装备通用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对部队雷达装备日常性能的检测与维护,充分保障其性能的可靠性,研制开发了基于PXI总线的雷达装备性能检测模块。在对模块的接口电路的设计中,采用目前流行的PCI9030接口芯片,简化了设计难度。经实验验证,采用该方案的各模块都实现了相应的功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需要改进的方面是接口电路中热插拔部分性能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5.
故障诊断中的测试节点优选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模拟电路故障字典法诊断中测试节点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故障模糊集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故障信息量,建立了实时故障树的节点优选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大大了减少测试节点数,提高了诊断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6.
射频模块存在相位特性的非线性效应,群延迟随频率的变化不再是一个常数,并可能造成输出射频信号的波形失真,而影响精密射频信号源的输出精度。基于递归最小二乘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提出了消除其非线性效应的新方法。并以GPS模拟源为例,利用其自校模块,采用软件无线电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精确估计出射频模块的模型参数。将基带合成信号通过一个数字逆滤波器,以消除相位的非线性和群延迟随频率的变化。利用自编的仿真程序包,在Matlab中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消除相位非线性效应对射频信号的影响,输出信号的波形失真在理论上可控制在0.01%以内。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以双六边形环为单元结构的电路模拟吸波材料。根据单元的双频特性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根据六边形环周期分布规律提出等效周期概念,给出等效分布电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双六边形环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结构进行参数分析,并与HFSS全波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加工样品和实测,结果发现所设计吸波材料在1.9~8.9 GHz频段内对正入射波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实测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伪距观测噪声较大导致动对动条件下三频整周模糊度解法(Three 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 TCAR)模糊度解算不可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BDS/INS紧组合三频动对动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通过紧组合系统输出的高精度位置坐标,估算出双差几何距离值,并用其分别代替无几何和几何模式下的双差伪距观测值,显著降低了伪距双差观测噪声水平,有效提高了三频整周模糊度解算成功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BDS/INS紧组合输出的高精度位置坐标使得伪距观测精度提高了60%以上,在短基线条件下,当伪距观测噪声达到2 m时,无几何模式下的TCAR算法模糊度解算成功率为0.73%,几何模式下的TCAR算法模糊度解算成功率为31.25%,而BDS/INS紧组合的TCAR算法在两种模式下的模糊度解算成功率达到99%以上,并且获得了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9.
《防务技术》2020,16(3):662-667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discharging circuit was proposed to quicken the decay of the current in the drive coil in a reluctance accelerator when the armature reaches the center of the coil. The aim of this is to prevent the suck-back effect caused by the residual current in drive coil. The method is adding a reverse charging branch with a small capacitor in the traditional pulsed discharging circuit. The results under the traditional circuit and the improved circuit were compared in a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 then verified the simulations and they had good agreement.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both demonstrated the improved circui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uck-back effect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At the voltage of 800 V, an efficiency increase of 36.34%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10.
The 2015 South African Defence Review set out to reverse the deterioration of South African National Defence Force (SANDF) capabilities. Within the South African Department of Defence (DOD) this deterioration is expressed mainly in terms of a decreasing defence budget, subsequent declining conventional capabilities and obsolete prime mission equipment. Contemporary research and defence expert debates on this theme, point out the disjuncture between policy ends and the available means, with scepticism for an increased defence budget given the DOD’s lack of internal reform and strategy adjustment. One question that remains largely unanswered i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decline of the SANDF, is why both the policy-makers and the SANDF have remained focused on the primary role of the military (defending territorial integrity) accompanied with an unaffordable conventional force design? This question relates to the aim of this paper and is explored by revisiting initial defence policy decisions and compromises that were made in the 1990s. It is argued that the primary role of the SANDF and its conventional force design suited the interests of both the politicians and the military, but that the drawbacks thereof have harshly caught up with the D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