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61.
介绍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军校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能对军校开展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2.
大型综合公共建筑的火灾有其特殊性,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关键在于根据消防工作的特点,结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经验,建立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评价尺度,这样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463.
偶氮甲酰胺是一种常用食品添加剂,通常与其它添加剂复合以后使用,在复配过程中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对含偶氮甲酰胺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探讨预防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并提出应急处理、灭火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64.
基于多种评价方法的储油库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各有其应用优点和不足,实践表明将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将取得较好的安全评价效果。以中国石油某商业储备库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评价单元,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与优势,采用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美国道化学方法、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伤害模型评价法、事故树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6种方法对该油库系统深入地进行了安全评价及危险性分析,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油库设计建设及日常运营过程中应采用(取)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为储油库的安全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5.
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介绍世纪金花钟楼购物广场安全疏散消防整改设计,探讨避难通道、帘中对开门式防火卷帘在地下商店安全疏散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66.
移民具有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属性,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涉及多个领域,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地缘政治地位关键、领土存在国际争议、非劳动力要素供给缺乏弹性、族群认同超越国家认同和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结构性缺陷等条件变量的作用,会显著增加移民的安全风险。这意味着控制移民安全风险的关键在于抑制或消除这些条件变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7.
在城市地震发生后,火灾往往是最危险的。因此,进行地震火灾危险性分析十分重要。分析了地震火灾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地震火灾灾度概念和城市地震火灾危险性分析的模型,建立了城市居民区地震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可以给城市居民小区地震火灾风险评估提供一套理论模型,用以评价未来某一城市的地震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468.
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冷库建筑在消防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69.
ABSTRACT

While the drone has become synonymous with the War on Terror, the asymmetric iconography of the battlefield is shift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ff-the-shelf (COTS) drones ar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features of global battlefields, employed by non-state actors in both visualising such spaces, and the directing and inflicting of harm. As such usage increases, so too do concerns around their evolving adoption, adaptation, and potential portability into homeland spheres. While cognizant of the range of positive drone applications, it is asserted that drones nonetheless remain simultaneously bound to an inverse potential for exploitation. In examining drone risk,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the consumer drone through a series of sites and spaces through which it is technically and socially constructed. Reflecting upon industry innovation, community-driven experimentation, and evolving airspace – it calls for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drone’s malleability, arguing that understandings of COTS drones must remain attentive to both drone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drone thr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