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two competing agents, each one of the agents has his own set of jobs to be processed and his own objective function, and both share a common processor. In the single‐machine problem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the goal is to find a joint schedule that minimizes the total deviation of the job completion times of the first agent from a common due‐date, subject to an upper bound on 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job completion times of the second agent. The problem is shown to be NP‐hard even for a nonrestrictive due‐date, and a pseudopolynomial dynamic program is introduced and tested numerically. For the case of a restrictive due‐date (a sufficiently small due‐date that may restrict the number of early jobs), a faster pseudopolynomial dynamic program is presented. We also study the multiagent case, which is proved to be strongly NP‐hard. A simple heuristic for this case is introduced, which is tested numerically against a lower bound, obtained by extending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 2013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61: 1–16, 2014  相似文献   
22.
通过借鉴自由联盟组织提出的Liberty框架,并针对该框架的结构以及身份提供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模式进行改造,提出一种面向大型机构的新型身份管理联盟。新型的身份管理联盟比Liberty框架更加适用于具有分布性、自治性、全局性和协同性的大型机构。新型的身份管理联盟在物理结构上可看作由多个身份提供者节点组成的一棵树,其中每个身份提供者节点必须并且只能与其父节点和子节点建立信任关系,这与现实中各个大型机构的树状层级结构是完全相符的。在系统实现过程中,依托新型身份管理联盟的树状结构,并采用LDAP实现了用户认证数据的分级存储。此外还通过安全认证网关在网络层对用户的接入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同时支持B/S和C/S两类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  相似文献   
23.
基于非晶丝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利用CoFeBSi非晶丝作为敏感材料,采用正交锁定放大电路和仪用放大器作为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了一种差分式高灵敏度GMI磁传感器。介绍了巨磁阻抗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双非晶丝差分结构的磁敏探头,分析了基于正交锁定差分放大技术的信号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非晶丝两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特性,提出了正交锁定放大器输出包络的近似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2.0 Oe~+2.0 Oe的量程内,该GMI磁传感器灵敏度可达748mV/Oe,线性误差为0.98%FS,且噪声平均功率谱密度约为0.8nT/Hz1/2。  相似文献   
24.
脉冲电容器作为爆磁压缩激励电流源的储能元件之一,通常要求单次可靠运行。正是由于单次运行,为脉冲电容器的过载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过载工作的电容器与额定电容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可实现爆磁压缩激励电流源的紧凑化。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国产金属化聚丙烯膜脉冲电容器的过载特性,如过载运行的储能密度,放电电流及可靠度等。实验表明:在-45℃~60℃范围内过载运行这种电容器,其储能密度可达额定储能密度的1.8倍,同时在0.95的置信水平下,其过载运行的可靠度单侧置信下限为0.9,可以实现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25.
高功率全固态微波纳秒级脉冲源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雪崩三极管雪崩效应,研制出了一种数千伏、纳秒级脉冲源。其为全固态微波PCB电路结构形式,利用数字电路产生可控重频触发信号,脉冲全底宽度400ps~2ns可调,重频1k~1000kHz可调,脉冲幅度360~2600V可调,峰值功率可达135kW。详细讲述了电路设计、器件选择以及重要电路结构。针对高压窄脉冲引起的特殊问题,提出了新颖的欠电荷充电法以及有效的梳状PCB(印刷电路板)结构。电路性能优良、稳定可靠,已投入超宽带目标探测实验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26.
简述了弹载星敏感器几种应用方案的原理,从视场大小、导航星等、观星方式、像元分辨率、三轴姿态精度、动态性能、惯性基准误差分离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除平台方案外,捷联星图方案和单(双)星方案的技术参数相当,动态性能均有待提高.星图方案较单(双)星方案在2个方面占优势:一是星图方案不要求调整星敏感器光轴对准导航星,星跟踪算法等技术能快速识别星图;二是星图方案可同时、连续观测6~8颗星,解算出弹体三轴姿态,可以采用先进的滤波技术准确地分离惯性基准误差.  相似文献   
27.
基于薄板的极限穿透速度及破片穿透薄板的余速理论,就破片对军用方舱的冲击毁伤效应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圆柱形破片穿透方舱后的剩余速度.在AUTODYN中构建模型,对圆柱形破片穿透方舱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的误差较小,证明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辐射计效应和气体阻尼是纯引力轨道验证质量的重要干扰力,是影响纯引力轨道构造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纯引力轨道飞行器中,这两种力分别描述了由腔体中温度梯度和验证质量相对运动引起的气体分子作用,两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气体分子作用力,均是气体分子作用力的一部分,而两者的耦合模型则可以反映验证质量受到的气体分子作用力总和.针对耦合模型形式复杂的特点,本文以内编队系统为例,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耦合模型中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内卫星相对运动速度、内卫星半径、外卫星腔体半径、腔体平均温度、腔体温差和腔体平均压力等.对大量计算结果进行了数据拟合,给出了内卫星气体分子作用力与各物理参数关系的拟合公式,和原始计算结果相比,拟合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29.
单通道盲信号分离是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分析了循环频域滤波用于单通道时频重叠信号分离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循环平稳频移滤波器及Schmidt正交对消的信号分离方法.利用频移滤波器提取一个源信号,通过Schmidt正交化法从观测信号中消去已提取的源信号获得另一个源信号.仿真表明,本文算法可有效分离时频重叠的雷达通信信号,相比时域维纳滤波,分离性能提高了10dB以上.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可以用扩展可靠性框图表示的系统的可靠性参数的仿真算法。首先,对扩展可靠性框图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利用树状结构来描述扩展可靠性框图的结构。其次,对基于扩展可靠性框图的系统行为进行了分析。然后,依据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思想,分别给出了计算可修系统可靠性参数的仿真算法与不可修系统可靠性参数的仿真算法。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该仿真算法不仅可以对状态独立系统进行可靠性参数计算,而且可以对具有冷储备关系以及冷储备嵌套关系的状态相关系统进行可靠性参数计算,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