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981.
在文[1]中,H.T.Banks 与M.Q.Jacobs 讨论了集映Ω:R~m→(?)(R~n)的一阶微分,分别给出了Ω可微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本文改进了文[1]的工作,证明了[1]中条件(3.2)的限制是不必要的,从而得到了Ω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及较为简洁的Ω微分解析表达式。在文中也讨论了Ω的k 阶微分,得到了Ωk 阶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及k 阶微分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982.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that Neville Chamberlain rejected the British tradition of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1930s. In contrast to balance of power and balance of threat theories, states do not balance against aggregate or net shifts in power. Instead, leaders define threats based on particular elements of a foreign state's power. The import is that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ower of a foreign state are more or less threatening and aggregate shifts in power alone may not provoke counterbalancing behavior. In the 1930s, Britain balanced against the most threatening components of power: the German Luftwaffe and the threat of a knock-out air assault against the homeland, Japan's Imperial Navy and its threat to Britain's commercial trade routes and the Dominions in East Asia, and the Italian Navy and the threat to Britain's line of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Mediterranean Sea to India and Asia. Given Britain's difficult financial circumstances, all other components of power, such as the army and the land components of power of Germany, Japan, and Italy were ranked as secondary in terms of its rearmament priorities. Thus, London was able to narrow the gap with Berlin in specific components of power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such as aircraft production or to exceed Germany in other areas such as the Royal Navy and its battlefleet.  相似文献   
983.
A recent article,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s’, does a disservice to the debate over what explains counterinsurgency (COIN) success. While it establishe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ffusion of military mechanization in the state system and COIN success, its theoretical argument does not hold up under close scrutiny and its micro-case comparison of two units in Iraq during 2003–2004 ignores obvious counter-example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IN success, such as leadership. A deeper inquiry would have revealed that there is much more to COIN success than simply not having access to vehicles.  相似文献   
984.
为在复杂环境中对目标进行长时间精确跟踪,提出一种尺度自适应特征压缩跟踪算法。通过结构约束性采样,获取不同尺度不同位置的扫描窗,离线计算不同尺度下的稀疏随机感知矩阵。在线跟踪时利用这些矩阵感知对应尺度的图像采样块,实现特征降维,提高运算速度。利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降维特征判决,在线学习更新分类器参数,找出具有最高分类得分的采样块作为新的跟踪结果,实现跟踪位置及尺度的自适应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适应目标的基本姿态变化及尺度缩放,不依赖于目标初始跟踪区域尺度选取,跟踪结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5.
层次分析法的水下航行器维修性指标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下航行器维修性指标分配方法把层次分析法应用到水下航行器维修性指标分配方法中,即邀请专家对故障的检测和隔离方式、可达性、可更换性和测试的困难等级进行两两比较,得到评价矩阵,据此,可以得到分配结果.这种方法克服了按故障率和设计特性分配法在设计特性相差不大时存在的缺陷,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设计初期即明确设计目标,除了考虑到单元的故障率还兼顾了初期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某水下航行器的维修性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资源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武警院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如何为信息化教学服务,是摆在武警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武警院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对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并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武警院校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87.
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进一步推进军队院校保密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院校保密工作必须以强军目标为牵引,铸牢强军之魂,牢牢把握军队院校保密工作发展的正确方向;扭住强军之要,切实提升搞好军队院校保密工作的能力水平;夯实强军之基,积极适应军队保密工作新要求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988.
为研究天波超视距雷达路径传播损耗规律特性,针对天波超视距雷达电波传播特点,利用现有理论成果,建立了路径传播损耗的计算机仿真模型,设计了一种简洁的路径传播损耗仿真计算流程,仿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路径传播损耗的影响,得出了降低路径传播损耗的有效措施,为天波雷达的作战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9.
模拟法庭教学是通过仿真现实法庭场景和流程的方式,模拟开展庭审中的各项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它契合刑事诉讼法学实践性、操作性的需要,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在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中,模拟法庭教学法通常遵循案例选取、角色分配、准备材料、开始庭审和庭审点评五个程式。  相似文献   
990.
传统知识观将间接知识理解为人类现有的静态认识成果,从而造成了问接知识的绝对化,使间接知识不可避免地具有反建构性。要实现间接知识与个人认识建构的有机统一,就必须打破传统知识观对间接知识的成果化理解,把间接知识理解为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使间接知识本身建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