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11.
We consider a two‐echelon inventory system with a manufacturer operating from a warehouse supplying multiple distribution centers (DCs) that satisfy the demand originating from multiple sources. The manufacturer has a finit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production times are stochastic. Demand from each source follows an independent Poisson process. We assume that the transportation times between the warehouse and DCs may be positive which may require keeping inventory at both the warehouse and DCs. Inventory in both echelons is managed using the base‐stock policy. Each demand source can procure the product from one or more DCs, each incurring a different fulfilment cost. The objective i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base‐stock levels at the warehouse and DCs as well as the assignment of the demand sources to the DCs so that the sum of inventory holding, backlog, 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is minimized. We obtain a simple equation for finding the optimal base‐stock level at each DC and an upper bound for the optimal base‐stock level at the warehouse. We demonstrate several managerial insights including that the demand from each source is optimally fulfilled entirely from a single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as the system's utilization approaches 1, the optimal base‐stock level increases in the transportation time at a rate equal to the demand rate arriving at the DC.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1  相似文献   
112.
结合交流全电坦克炮控系统研究的一种三相软开关逆变器——辅助谐振换流极逆变器(Auxiliary Resonant Commutated Pole Inverter,ARCPI)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辅助谐振电路优化控制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保证三相逆变器主开关管零电压关断的前提下,可以使辅助开关管的工作次数减少一半,进...  相似文献   
113.
光栅型波前曲率传感器原理与相位恢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一种新型的基于扭曲衍射光栅的波前曲率传感器原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基于Gesrchberg-Saxton(GS)算法的误差减少法对这种波前传感器进行了相位恢复数值模拟。当畸变波前幅度变大时,恢复残差变大;当迭代精度变大时,恢复残差也会变大。  相似文献   
114.
水压传动技术应用于深海环境可以直接从海洋中吸水加压,高压水作功之后可以直接排入海洋,不需要水箱和回水管道,大大简化了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深海作业时,液压元件的工况同陆地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海深压力相当于在元件出口加了一个背压。文中用背压来模拟海水压力,对以水作介质时背压对提升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背压使得流量饱和更容易发生;有背压时的流量系数比没有背压时的流量系数大;当阀芯和阀座有叠合时,背压对阀口流量特性的影响比阀芯和阀座没有叠合时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15.
凹腔超声速流场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声速冷流情况下凹腔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构型的凹腔对超声速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9范围内长深比L/D对凹腔流场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在30°~60°范围内,凹腔后壁倾角θ不会改变凹腔流场整体结构和特征,但对剪切层的空间发展和凹腔回流区结构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北斗载波相位时间差分/SINS紧组合技术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说明北斗系统有源定位模式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技术,即以导航卫星载波相位信号的时间差分作为Kalman滤波器的观测量,建立工作于无源方式的北斗/SINS紧组合导航系统。介绍载波相位时间差分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设计组合导航滤波器。通过动态和静态实验对算法的正确性和精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SINS的位置和速度误差积累受到有效的抑制,导航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7.
基于理想干涉的InSAR处理性能评估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常规的InSAR处理性能评估方法只能分析整体性能的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星载InSAR的理想干涉相位图仿真算法,此算法不仅能得到理想干涉相位,而且能得到理想情况下的配准偏移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理想干涉相位及理想配准偏移量(统称为理想干涉量)的InSAR处理性能评估新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隔离InSAR处理流程各个环节的误差,对InSAR处理流程的各个环节的算法优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This study presents power‐of‐two policies for a serial inventory system with constant demand rate and incremental quantity discounts at the most upstream stage. It is shown that an optimal solution is nested and follows a zero‐inventory ordering policy.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wer‐of‐two policies, a lower bound on the optimal cost is obtained. A policy that has a cost within 6% of the lower bound is developed for a fixed base planning period. For a variable base planning period, a 98% effective policy is provided. An extension is included for a system with price dependent holding costs.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07  相似文献   
119.
介绍一种新型的二维相位解包络算法。该算法的原理是将被解包络的相位作为输入光场,通过光学衍射计算得到其远场衍射光场的光强分布,然后使用相位恢复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一组用于表达连续波面的最佳Zernike多项式参数。此算法的特点在于,结合已成熟的相位恢复算法,波面解包络的唯一性和准确性可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利用光场衍射计算,可方便地通过对衍射光强的滤波实现对相位噪声的抑制。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0.
一种新型的计算化学非平衡流动的解耦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一种计算化学非平衡流动的解耦方法。利用该方法从薄层近似N S方程出发 ,采用NND2M差分格式 ,数值模拟了H2 /O2 燃烧的超音速绕流场 ;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刚性问题 ,而且与现有的隐式算法相比 ,具有公式推导简便 ,占用内存少 ,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特别适合于多组分和多反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