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零知识证明是密码学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可判定条件下,运用代数学中群的共轭性质进行零知识证明,其实例就是数学中关于寻找共轭子的困难性问题。  相似文献   
32.
混响室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新型电磁兼容检测设备,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混响室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仿真计算,从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场均匀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四种不同电导率材料对混响室场性能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材料电导率的升高,混响室内电场强度的各分量最大值和电场强度平均值均明显提高,并且材料电导率的变化不改变室内电场的分布情况。从电场均匀性方面来看,四种不同电导率材料的混响室,其电场均匀性均满足标准IEC61000-4-21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国情实际为出发点 ,结合WTO的规则要求 ,分析当前消防建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应对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4.
频率搅拌混响室内小屏蔽体的场均匀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频率搅拌混响室内小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测试方法,需要检验小屏蔽体内的场均匀性.通过对混响室的场均匀性测试方法的研究,提出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方法,通过计算工作区域任意两点的功率比检验场均匀性,并用该方法检验工作区域内小屏蔽体的场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混响室采用扫频信号实现频率搅拌时,放置于工作区域的小屏蔽体内部同样有较好的场均匀性.  相似文献   
35.
为了验证薄壳结构跌落冲击问题动态数值仿真的方法途径,设计制作了带有配重的薄壳结构,测定了材料主要力学性能,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进行单次和累积结果的多次跌落冲击数值仿真,并进行了验证试验。对该结构的跌落冲击过程、典型位置的加速度响应、塑性变形的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数值仿真方法和途径能够较好地研究分析薄壳结构的跌落冲击及其他同类问题。  相似文献   
36.
时钟同步协议是时间触发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时间触发网络实时性和确定性的关键。本文基于扩展标记变迁模型对时钟同步协议进行建模,基于模型检测方法对协议是否满足正确性属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在不同启动场景下时钟同步网络协议的正确性,也表明了扩展标记变迁模型对于协议验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无人集群作战正在成为一种改变战争形态的新型作战样式.针对当前无人装备试验相对独立、缺乏一体化闭环设计与集成验证手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体系设计与仿真评估方法.该方法包含了作战概念建模与需求分析、体系设计理念与体系设计、内场仿真实验与方案探索、体系原型研发与评估优化、外场集成试验与综合决策五个阶段,创新发展了体系设计、仿真试验、评估优化的理论方法、工具链路、集成环境,为无人集群的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8.
提出并实现的一种数据错误快速定位机制(Fast Fault Location Mechanism,FFLM)面向多核处理器存储系统的功能验证,FFLM基于硬件仿真器构建多端口存储器黄金模型,通过在仿真过程中实时监控存储系统与处理器核之间的访存报文,在线比较被测系统访问真实存储器的数据与黄金模型中的对应数据是否一致,在错误数据从存储系统送入处理器核的时刻就能够发现数据错误。与传统方法相比,FFLM具有仿真速度快、硬件资源代价低以及定位错误时间短的优点。对自主设计的CMP-16多核处理器进行仿真时的统计数据表明:使用FFLM后定位数据错误的速度能够比未使用FFLM时平均提高6.5倍。  相似文献   
39.
为了预估30 cm离子推力器现有三栅极组件的整体寿命,采用有限元分析和PIC-MCC方法分别对栅极组件的热态平衡间距以及栅极不同区域的刻蚀速率进行了模拟和计算.结果显示,推力器达到热平衡状态时,减速栅整体变形呈现中心局部凹陷特征,加速栅整体变形呈均匀突起;在直径0~70 mm内的中心区域,两栅间距平均缩小0.057 mm;在直径70~140 mm内的环形区域,两栅间距平均增大0.129 mm;减速栅边缘区域小孔在1 500 h内的刻蚀速率达到6.25 ×10-14 kg/s,而5 700 h的栅孔刻蚀速率相比1 500 h的降幅达到了 15.4%;5 700 h的加速栅中心和边缘以及减速栅中心区域小孔的刻蚀速率相比1 500 h的降幅分别达到了 8.0%、4.1%和3.6%.5 700 h的寿命试验结果显示,减速栅中心孔、加速栅中心和边缘孔的刻蚀基本呈线性,仿真与试验结果的比对误差均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40.
软件的可靠性是C ̄3I系统成败的关键之一,用规范和程序分离的办法设计软件,其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该文阐述了应研究形式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意见,以及目前在这一领域尚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