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鱼雷寿命周期费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对寿命周期费用的作用不同,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在对鱼雷寿命周期费用建立模型时,需要分析哪些因素是影响寿命周期费用的主要因素,哪些因素是影响寿命周期费用的次要因素,即对寿命周期费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对鱼雷寿命周期费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可对这些参数按重要性进行分类, 有利于建立模型时对参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2.
防御鱼雷是水面舰艇的重要作战任务之一,仅靠舰载声纳难以满足对鱼雷预警的需要.首先分析了直升机对鱼雷预警的可行性,研究了多种探测器材的协同预警模型,并对直升机吊放声纳和声纳浮标的预警模型进行了探讨.可对提高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根据敌情我情,求出想定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以便水面舰艇事先采取一些有利措施,及时做好防范准备。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出发,在解剖鱼雷射程圆的基础上,探讨了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的形成原因,并对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的扇区角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提出了水面舰艇减少或消除潜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4.
鱼雷命中后舰船的载荷计算和剩余强度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某舰船为例,计算了鱼雷在舰船底部非接触爆炸使舰体结构产生破损后由于进水引起的浮态和载荷变化,给出了鱼雷命中破损后波浪弯矩随不同破损部位、不同进水体积的变化规律.计算了破损舰船的弹塑性极限弯矩,并对舰船的剩余强度进行了评估.计算结果表明,鱼雷命中的最危险位置是船中,外载荷的增大和结构承载能力的减小使舰体结构在单发命中时也可能失效.  相似文献   
75.
由于空投鱼雷入水点距离潜艇较近,潜艇单靠机动规避摆脱鱼雷跟踪比较困难。针对空投鱼雷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规避敌方鱼雷的对抗方案,分析了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的使用方法并建立了噪声干扰器干扰模型和自航式声诱饵发射扇面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表明:采用本模型确定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的使用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基于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原理、弹道和自导开机过程,提出了最小开机距离的概念。分析指出了影响尾流自导鱼雷最小开机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设定的鱼雷深度、鱼雷的航行精度和目标运动参数散布等。建立了最小开机距离的计算模型,并在不同攻击态势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统计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在一定的攻击条件下,不同的设定深度、使用不同的鱼雷速制以及不同的目标运动要素误差、鱼雷航行精度,将使鱼雷的最小开机距离不同,即鱼雷的最小开机距离实际上是关于各种因素的函数。通过最小开机距离可以进一步计算出鱼雷自导开机的最大距离,若在工程中予以实现,将对提高潜艇攻击的隐蔽性和鱼雷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为了准确快速地评估声自导鱼雷平行齐射的作战效能(发现概率),从鱼雷、目标的相对运动入手,将目标位置及运动随机误差转移到鱼雷航向上;如此建立了计算声自导鱼雷平行齐射发现概率的一重积分解析模型(不考虑鱼雷航行性能误差)和四重积分解析计算模型(考虑鱼雷航行性能误差)。最后以统计模型为标准来验证两个解析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显示,对于90%左右的考察态势,解析模型与统计模型的结果差的绝对值在1%之内,另外10%左右的考察态势,也在1%-3%之间。从而验证了所建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针对潜艇鱼雷攻击占位问题,建立占位方案分析和优化的微分对策模型,采用影子目标法对问题进行简化。证明了在给定规避速度大小的条件下,潜艇最佳规避策略为直线运动。于是利用定性微分对策理论,给出潜艇可占领攻击阵位条件。以占位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可占位情形下的占位方案优化模型,即可占位情形下的最短时间占位方案计算模型,给出最短时间占位方案解析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9.
为了分析了水面舰艇发射火箭悬浮深弹拦截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问题,首先,概括了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攻击原理。其次,介绍了水面舰艇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预测原理以及鱼雷提前角估算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火箭悬浮深弹拦截鱼雷的射击要素求解模型。最后,进行了仿真检验,归纳了火箭悬浮深弹射击提前角随相关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火箭悬浮深弹拦截潜射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纯机动规避是水面舰艇防御潜射线导鱼雷的手段之一。首先,归纳了潜射线导鱼雷的攻击过程和导引规律。其次,分别针对线导导引状态和自导追踪状态的鱼雷分析了水面舰艇实施规避机动的目的。然后,结合具体装备性能仿真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水面舰艇实际规避航向的影响效果。最后,根据规避目的和仿真结果提炼出水面舰艇纯机动规避潜射线导鱼雷实际航向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