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相控阵雷达采用多通道工作方式后增加了自由度并提升了系统性能.针对雷达遇到的同步问题,提出一种相控阵雷达多通道同步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同步触发方式对单个时钟芯片进行同步,然后对多个时钟芯片的同步信号进行精确延时调整,最后采用一种自适应采样窗口中心调节方法实现多个高速模数转换器的同步.将其应用于实际雷达产品,实测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2.
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目标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分配是影响多通道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多目标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分析多通道系统组成和作战的基础上,综合系统战技性能和战术使用运用特点,建立目标分配优化模型,并运用作战模拟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优化射击次序,增加目标分配数量,提高平均杀伤目标数,对于提高系统作战效能和指挥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机交互技术对指控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可靠至关重要.面向未来指控系统的人机交互需求,阐述了指控系统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指控系统人机交互环节存在的4种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沉浸式交互、多通道交互、人机融合智能交互、情感计算4种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下一代指挥控制系统,以此来提高指挥控制过程的自然性、高效性和可靠性.该成果为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在指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相关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通道通信技术的高速数据采集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应用多通道通信技术开发研制的高速数据采集器的功能特点 ,对实际研制和使用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 .应用于流场测试试验的结果表明 ,该系统速度快、稳定性好、功能齐全且自动化程度高 .该系统具有的高精度非常适合于流场测试 ,能确保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以模拟导航信号源软件开发为例 ,从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多线程方法、异常处理等几方面介绍了C ++Builder面向对象编程在多通道实时串行通信系统中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MFC框架下的多通道视景仿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布式Vega Prime的仿真技术,结合MFC的多线程机制,解决了在视景仿真系统中大场景的显示问题,实现了大场景仿真的多通道显示及各个通道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同步,外界输入设备对视景仿真的控制,并通过在工程应用中的实践,证明该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地面制导系统都大量采用了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针对某新型多功能、多通道照射制导雷达的技术特点,提出并实践了一种从制导站内部并行计算控制体系I/O线路录取并分解、处理所需参数,无需采样变换,即能满足站测录取处理要求的系统研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由于小口径埋地管道的工作空间狭窄,多通道电磁检测技术在其研究应用面临大量的困难与问题。分析了埋地管道的检测特点和电磁检测原理与装置,对小口径埋地管道的电磁检测方法、检测性能、检测机器人的驱动方式、机器人的越障及控制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技术有关环节的研究思路、特点和要求,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大规模数字I/O通道的扩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控制系统中普通数字I/O卡的通道数无法满足大规模数字I/O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数字I/O通道扩展方案,并设计了一种32路光电隔离多通道数字I/O板,通过一个简单实例说明了这种扩展方案的具体实施,并证实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所建设、指挥行为和指挥艺术的转变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挥所已经具备各种新型交互设备和交互手段,但相互之间"各自为政",不能在统一的框架下协调使用,导致大量设备和技术被搁置,难以真正融入指挥控制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面向指挥所的多通道交互框架。该框架详细描述了指挥空间多通道交互的软件体系结构,阐述了其中的各个模型(指挥空间概念模型、层次模型、过程模型、组成模型、整合模型)及其相互关系,同时对该框架所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一个综合案例,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