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前些时,我同一位着礼服的海军士官,走进北大红楼书店。一进门,书店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全站了起来,向青年士官接连发问:“这服装真漂亮,你是海军?”“咱去索马里海域护航的水兵都穿这种军装?”英俊的青年,一身款式新颖的白色着装,白衣、白鞋、白手套,自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从老党员扮演毛主席说起魏艾民前不久,在《京郊日报》看到一则题为《村支书扮演毛主席》的消息,配发的“毛主席”照片,惟妙惟肖,像极了。细看报道,不禁拍案叫绝。扮演毛主席的,原来是大兴县长子营乡留民营村老党员、党支部书记张占林同志。他年过花甲,是全国人大代...  相似文献   
13.
“出口成章”实堪忧魏艾民一个偶然机会,同沿海某市将要离休的市委书记做过一次交谈。他说,最怕的是有的领导“出口成章”。他看我不懂,微微一笑说:“成章,不是文章,而是章程。比如说吧,老资格的处长想动一动,领导拍板,去某局当副局长吧。至于该局已有几个副局长...  相似文献   
14.
弘扬“拼刺刀”精神魏艾民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兵,也许还记得在战火硝烟中颂扬战友的特殊用语:“这小伙子,行,是个敢于手托炸药包的角色”“他,拼刺刀不含糊,刀尖上杀出了威风!”这种勇敢精神,建国后在保卫国防的斗争中,在惩治刑事罪犯的过程中,仍在发扬光...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一个教师节,从远方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连声称我为“老师”。我说,你打错电话了吧!对方报出姓名,电话两端哈哈大笑。她是大学教授,早已退休。我说:“咱们是同学,你不该如此称之。”她说:“一天为师,终身不忘,你教过我半年课呢。”这次交谈,使我回忆起深藏内心60多年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16.
魏艾民 《政工学刊》2011,(11):14-14
前些时,在下发表题为《治"要官"有良药》一文,提到老首长张公干严肃处理"要官"者的事。近来一位青年读者来电话说,他在收入《周恩来军事文选》的一封电报里,看到"张公干起义团"的字句;又在《卧底将军》一书,看到"300多名地下党员大名单"中,有"张公干"其人。他问:这两处提到的"张公干",和你文章中说的"张公干司令员",是否同一人?我说,你看书很仔细,三者同为一人。由此联想到张公干老前辈长期战斗在敌营的艰苦、惊险经历。  相似文献   
17.
1949年春节,对笔者所在的冀鲁豫军区独六团说来,实在丰富多彩。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护送刚起义的国民党40军316团去清丰县老区整训,又迅速回师新乡以东,监视敌人。我三连又在正月十五,打了一场“怪?”仗。  相似文献   
18.
明朝一位作家有老人“八反”之说,其中之一是“记远事不记近事”。这种现象在本人身上也是活灵活现的。在下古稀老翁。有时下午忘了中午吃的什么饭,而对军旅生活中的某些琐事,却刻骨铭心。春节临近,自然回想起参军后过的第一个春节,1948年春节。那时,我在冀鲁豫军区四分区教导队学习,学员中有像我这样的小新兵,也有已成为干部的男女青年。在这个节日里发生的一些使人乐、使人愁、使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时,一位新到职的省委书记说,他上任,没有“三把火”,倒是有“三盆水”。第一盆水洗脑,保持清醒,不保守,不僵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第二盆水洗手,干干净净,清正廉洁,当好人民公仆;第三盆水洗脚,舒筋活血,勤下基层,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番话,讲得好,媒体广泛报道,自在情理之中。其实,“三盆水”之说,并非始于今日,在上世纪末,就有人撰文宣传,现在为更多人所接受,是件大好事。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是官员履新常用的工作方法,以此表明自己的有为和魄力,以震慑百姓和对手。据有些资料记载,历史上新…  相似文献   
20.
官贫,可贺!     
魏艾民 《政工学刊》2006,(10):29-29
改革开放以来,“穷光荣”的说教,大概不会有多少人相信了,以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手段,争取自己经济条件的改善,甚至先富起来,成为人们广泛共识。但是,有一种“富”,却是国人绝对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官员贪污受贿而富。道理很简单,官员都握有一定的权力,这是人民授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许为个人致富。官员的生活,只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提高,而不许先富起来。所以官贫,不论古今,在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好事。记述春秋时期一个故事的《叔向贺贫》,就体现了这种认识。年轻时读《叔向贺贫》,只看做是文人的游戏之笔,没有留下深刻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