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4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为之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同时,也不禁要问:是什么支撑了酒泉中心接连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巨大成功?答案也许见仁见智,但悬挂于发射中心主礼堂前的大幅标语或  相似文献   
142.
《中国军转民》2012,(8):9-9
2012年7月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空间科学及其前沿,空间技术及其前沿,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43.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4.
"大安全"是航天科工集团发挥航天技术优势,助力国家经济社会乃至空间事业发展的现实追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再次发挥突出作用,汇聚集团"精于安全"的技术优势,将多项核心技术运用在航天员、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空间实验室等系统中,为交会对接任务提供精准的技术支撑,使载人交会对接"更安全"。为神九"座驾"添上"翅膀"航天科工三院8359所研制的气垫悬浮运输车,在飞船总装现场和发射测试现场,可以让飞船"悬浮"起来运输,神奇地解放了工人的双手。以前,神舟飞船的"座驾"是轮式移动方式,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大且转弯困难,  相似文献   
145.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航天员景海鹏镇定准确的指挥,刘旺精准的操作,刘洋脸上展露出的女性特有的灿烂笑容这一个个难忘的瞬间,都永远定格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记忆里。从1992年确定"三步走"战略至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整整20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中所铸就的辉煌成绩,却让这一瞬格外璀璨夺目。  相似文献   
146.
《国防科技工业》2012,(7):44-4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主要从事航天器总装,专业测试,环境试验,环境效应与评估,AIT(系统级装配、集成与测试)地面综合保障,环境试验设备研制,环境工程研究等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与服务体系,是中国航天器系统集成与环境试验的核心部门,是国家级航天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专业研究机构,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器、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月球与深空探测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等系列航天器的系统级装配、集成与测试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7.
选拔——千挑万选,训练——千锤百炼,科学加毅力,精心加耐心,造就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英雄。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航天员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选拔训练航天员飞乘组,提供满足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健康保障和个人救生防护等乘员装备,开展航天医院空间试验等。在神九飞天之际,记者来到航天员系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采集了航天员选拔训练的幕后故事。神九航天员为何是两男一女搭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介绍,神九任务飞行乘组的选拔过程与以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选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8.
《兵团建设》2012,(12):44-45
20世纪末至今短短十几年来,航天飞船从无人到有人、航天员从一人到多人、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舱内到舱外……3759米、4027米、5000米、6671米……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蛟龙"号的每一次探海,都在刷新着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记录,报告着中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的喜讯。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汇集的——  相似文献   
149.
张菽  敬卿 《国防科技》2001,22(10):95-95
1967年7月20日。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人类在踏上征服宇宙的征途中,有多少人曾为之而奋斗。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奥伯特和德国宇航协会的成员们。相继进行过理论研究和大胆实践。然而真正打开宇宙大门的人,却是领导登月计划的美国航天科学家冯·布劳恩。他预言:空间技术能为地球上的人提供直接的永久的利益服务。他的预言。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实现。  相似文献   
150.
赵军  术雷鸣 《国防》2000,(4):42-43
我国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从发射到返回,在太空邀游了21小时11分钟,绕地球14圈。期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测控站和布阵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上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飞船进行跟踪和测量,大量数据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控制专家们根据这些数据密切监视飞船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注入控制指令。而从相距千万里之遥的各种测量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